第192部分(第3/4 頁)
握手言和?這是什麼意思?至少在孫堅和曹操聽來,這是個新鮮的詞彙。不過,他們都很聰明,都看出來了,蕭風是想做個和事佬,想化解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怨氣。
孫堅和曹操本來就沒有多大事,兩個人只是在賭氣,之前在吳越山攜手合作的時候,可謂是一對黃金搭檔。兩個人發生矛盾之後,做為上司的張溫又不聞不問,任由他們兩個自由發展,卻不來勸解,哪怕是有任何一個人出面進行調停,兩個人也不至於如此。兩個人都是明白人,不可能不講道理。
可是,偏偏軍中無一人來勸和,張溫自吳越山一戰之後,便染上了風寒,整日深居簡出,將一切軍務全部交給執金吾袁逢處理。袁逢對孫堅和曹操的事情並不知情,無從勸解,知情的陶謙只是在一旁看熱鬧。所以,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局面,孫堅、曹□□們想怎麼鬧就怎麼鬧吧,反正沒人管,哪怕是兩個人拿刀子互相捅對方几刀,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孫堅、曹操的怨氣才會與日俱增,他們心裡都清楚,所氣的不是對方,而是這些與他們同朝為官的人,竟然沒有人願意出來進行調停,這讓他們傷心到了極點。漸漸的,怨氣越來越重,對這個大軍也越來越失望。但兩個人都十分好面子,誰也不願意主動去向對方認錯,所以事情就這麼一直被擱著。
此時此刻,做為局外人的蕭風,出面進行了調停,無疑是恰到好處。
孫堅、曹操明白了蕭風的意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兩個人的怨氣也漸漸的平復了下來。本來就沒有多大事,兩個人無非是拉不下面子,既然有人給了一個臺階下,兩個人都決定順著這個臺階下去。
蕭風見孫堅、曹操的怒氣都有些消除了,繼續說道:“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會犯錯,即便是孔子、孟子這樣的聖賢,也會有錯誤。而且人與人也都不一樣,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思想。如果,二位將軍以前有什麼意見不合之處,我希望二位將軍能夠暫且擱下,多想想彼此之間的默契和共同的地方,做到求同存異。二位將軍,你們意下如何?”
雖然蕭風不瞭解孫堅和曹操之間有過什麼樣的事情,以至於兩個人會變成現在這種水火不容的狀態,但是他至少聽說了孫堅、曹操合作的事情,吳越山一戰,整個朝廷精銳都在述說著孫堅、曹操的事情,說他們配合默契,是一對黃金搭檔。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說出剛才的那番話,因為他認為,孫堅、曹操都是英雄式的人物,應該是那種不拘小節的人,更是目光長遠的人,不可能會一直爭吵下去。而且他的這個和事佬確實做對了,至少孫堅、曹操臉上的表情已經說明了一切。
孫堅、曹操都沒有說話,但兩個人腦海裡卻在不停的運轉著,思索著蕭風所說的“求同存異”的具體含義。
良久,大帳內鴉雀無聲。
就當蕭風正準備開口繼續勸說的時候,孫堅、曹操卻不約而同的站了起來,異口同聲的說道:“蕭太守所言甚是,我等謹記心中。”
緊接著,孫堅、曹操開始畢恭畢敬的向著對方拜了一拜,然後都露出了笑臉。
就這樣,孫堅、曹操之間的嫌隙被解除了,兩個人重新回到了以前那種友好的狀態,稱兄道弟的。
蕭風看到這兩個巨頭和好如初,他心裡也很開心,雖然現在他還無法左右孫堅、曹操,但是在不久之後,那就難說了。
於是,晚宴正式開始,大帳內沒有別人,只有蕭風、孫堅、曹操三個人。三個人開始開懷暢飲,由於蕭風一早就知道孫堅、曹操的喜惡,所以談話的時候總是能夠對症下藥,不知不覺中,孫堅、曹操覺得蕭風是一個和他們志同道合的人。
這是一場毫無陰謀的夜宴,蕭風只不過是出於對英雄的崇拜,和孫堅、曹操把酒言歡而已。孫堅、曹操此時更沒有什麼異心,因為當今的皇帝雖然有些昏庸,但大漢的朝綱還依然健在,不至於腐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然而,當孫堅、曹操的酒越喝越多的時候,兩個人所談論的事情也就越發敏感了。曹操舉著酒爵,公然謾罵十常侍,認為該將十常侍碎屍萬段,同時話語中還暴露出來了對這個社會的不公,像他這樣有才華的人,居然只是個參軍,那些朝中無能的人卻橫行無忌。
曹操能說出這番話來,足見他已經喝高了,而且表現出來的是憤青的姿態。事實證明,曹操早年在官場上的所作所為,確實是一個憤青,他不避權貴,敢公然叫板當權者,並且嚴厲的宣告,王子犯法與民同罪,任何人都不能大過律法。正因為如此,他也招惹了不少人的排擠,但礙於父親曹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