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部分(第1/4 頁)
玻�ひ徽桑淮猶闃料睿�甙順擼凰緩芭叵��刑誑杖牒V�礎V�勒獯穩ヂ啦季�械某曬β侍嶸�艘話搿�
果然,呂布本來聽了李肅的話,並不願意背叛丁原,直到李肅出示了赤兔馬,才有點心動。李肅趕忙展示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說服了呂布反叛。
王允本來正在為董卓和丁原交戰而高興,這兩個人兵多,又都不是安分守紀之輩,最好是拚個兩敗俱傷。聽說前一日董卓大敗,出陣的五萬兵馬折了近一半。心中高興,知道再這麼來幾仗,董卓就要完了,而丁原的兵也不會剩多少。到時朝廷還不是自己說了算。唉!如果不是自己的軍隊正在剿匪;那裡輪得到董卓猖狂。
那知道高興沒半天,到了中午就人來報,丁原部將呂布殺了丁原,拿了丁原的首級去投董卓了。王允聽了大驚。那呂布不是丁原的義子嗎,怎麼會背叛丁原了。忙再問那探子:
“幷州軍現在有何人主事?”
王允想趁機收伏幷州軍。
“現在幷州軍一片混亂,丁原部將高順欲為丁原報仇,而呂布部將成廉;魏續欲跟隨呂布投董卓,兩下正在交戰呢!”
王允聽了無奈的搖搖頭,想不到幷州軍中竟然還有追隨呂布的人。
稍候又有探子來報,董卓在得到丁原的首級後,又叫呂布帶人去收攏幷州軍了。而幷州軍的高順看到呂布回來,卻並未和他交戰,徑自帶著兩萬幷州鐵騎回幷州去了。而呂布忙著收攏剩下的兵馬,也並沒有追擊。
王允嘆了口氣,想不到人算不如天算呀。
忙主動到董卓府上,向他表示祝賀,並且表示司空劉弘已經老了,請董卓擔任司空。董卓聽了大為高興,從此對王允愈加信任了。同時上報朝廷,封呂布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李儒勸董卓早定廢立之計。董卓於是在省中設宴,會集公卿,令呂布帶甲士千餘,侍衛左右。這一天,太傅袁隗與百官都到了。酒行數巡,董卓手按劍柄,道:
“今上闇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
群臣惶怖莫敢應對。
但這邊的中軍校尉袁紹忍不住了,他這樣世家子弟,幾時受過這樣的無禮對待。何況這董卓能進京還全是自己的功勞,怎麼能這麼無禮。挺身而出道:
“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董卓怒道。
袁紹亦拔劍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董卓看到身邊都是自己人,就真的想動手殺了袁紹。李儒阻止道:
“事未可定,不可妄殺。”
袁紹當然也不敢真的在董卓的地盤動手,其實他在跳出來之後就已經後悔了。此時見董卓並未再動手,就手提寶劍,辭別百官,將官印掛在東門,投奔冀州去了。
董卓對太傅袁隗道:
“汝侄無禮,吾看汝面,姑恕之。廢立之事若何?”
袁隗曰:“司空所見是也。”
董卓道:“敢有阻大議者,以軍法從事!”
群臣震恐,皆雲一聽尊命。
宴罷,董卓問侍中周毖、校尉伍瓊:“袁紹此去若何?”
周毖道:“袁紹忿忿而去,若購之急,勢必為變。且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有也。不如赦之,拜為一郡守,則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
伍瓊也道:“袁紹好謀無斷,不足為慮;誠不若加之一郡守,以收民心。”
董卓聽從了他們的意見,即日差人拜紹為渤海太守。
中平六年九月,也就是昭寧元年九月。
董卓在嘉德殿將少帝劉辨廢為弘農王,命何太后還政,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再次改元,拜董卓為相國,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威福莫比。
但董卓總覺得留著少帝是一個禍害,剛好後來少帝做了一首埋怨的詩,被董卓找到藉口,立即令李儒帶人絞死少帝的皇后唐妃;以鴆酒灌殺少帝和何太后。董卓認為再也沒有危險了,自此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床。
袁紹在渤海聽到董卓弄權的訊息,就差人齎密書來見王允。
信中說:“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紹今集兵練卒,欲掃清王室,未敢輕動。公若有心,當乘間圖之。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