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頁)
;
“工部郎官劉曄拜見大將軍!”
“哈哈!子揚免禮!王奇久聞子揚之名,想不到直到今日才得睹君顏呀!”王奇笑道。
“劉曄狂妄了,還請大將軍恕罪!”
劉曄何等聰明,馬上從王奇的話中聽出來他責怪自己沒及時前去的謹見的意思。
“好!既然知罪,那就得認罰!”王奇正色道。
劉曄聞言面上一紅,想不到自己客氣的話,王奇竟然還當真了。不過自己有言在先,也只得堅持道:
“劉曄認罰!”
“哈哈!好!好!就罰你當大將軍府的軍祭酒!”王奇大笑道。
劉曄面上頓時一陣尷尬,想不到竟然是這樣“罰”。
旁邊的賈詡看到劉曄的表情,笑著調侃道:
“哈哈!子揚兄這回可慘嘍,大將軍府軍務繁忙,今後恐怕就再沒機會和我們在一起喝酒了!”
“呵呵!”劉曄一陣乾笑。
隨即正色對王奇作揖道:
“劉曄拜謝主公知遇之恩,今後當竭誠以報君恩!”
“子揚快快免禮!今後還得多多仰仗子揚!”王奇扶住劉曄。
這次宮中之行收穫還是很不錯的,不但解決了後顧之憂,還憑空得了一個大才。也不忙著走了,乾脆準備等劉曄拜辭天子後,一同商討一下南陽的戰事。
劉曄行動很快,王奇在宮門外沒等多長時間,就等到了匆匆趕回來的劉子揚。
漢室傳承幾百年,漢室宗親那簡直可以說是遍佈天下。這樣向天子拜辭的事情,如果每個宗親都要見的話,那皇帝可能得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接見宗親上了。向天子拜辭,可並不一定要真的面見天子才行,一般只是跟相應官員打個招呼。實際上,如果沒一定的身份地位,就算是血緣再近,也不見得能見到天子。象劉曄這樣,只不過是到宮中走走形式,儘儘禮節而已。
王奇乾脆拉上還在旁邊的賈詡,三人同坐在王奇的朱班輪馬車中,還沒等回府,就已經開始商量起周邊的戰局來。
“……綜上所述,主公真正的敵人不是袁術,而是北方的袁紹和東方的曹操,其餘諸侯,都不足為慮!只不過眼下打袁術,卻是為了朝廷的體面,不得不打而已!”劉曄很直接的說出了自己對當前形勢的看法。
他並沒有因為自己是漢室宗親,就說一些擁護漢室利益的話,對周邊形勢的分析,完全是著眼於王奇的立場來分析的。
“好!子揚所言正合我意!”王奇讚道。
當初看劉曄能在曹氏父子手下這麼久,就隱約猜到他對漢室應該不是很忠心,現在看來,自己的判斷的確沒錯。
實際上,這個劉曄也算是一個異數。曹丕廢漢自立後,原來的漢室宗親紛紛丟去了爵位,只有這個劉曄卻還得以封侯。這和他堅決擁護曹魏政權的忠心,是分不開的。
“只是主公現在卻有一個很大的憂患,還請主公慎查!”劉曄繼續說道。
“哦!是何憂患?”王奇毫不驚訝的問道。
為什麼要集思廣益,就是因為人不可能完全把事情考慮周全,就算自己手下的謀臣大都才智非凡,但也難免會犯在局者迷的毛病,有時候普通的外來人,反而能夠更好的看出自己身上的毛病。
“這個憂患就是門第問題!主公提拔寒門人士這一舉動,雖然沒有直接動搖到豪門的利益,但還是讓豪門內部有一些意見!要不是主公也在儘量的提拔豪門子弟,對豪門的利益頗為維護,再加上主公本身也是豪門出身,恐怕現在已經有豪門聯合起來對抗主公了!現在問題還不是很大,但主公提拔的寒門子弟大都是真正的才能之士,隨著他們地位的提高,將來和豪門之間免不了有一場鬥爭!”劉曄沉聲道。
劉曄並沒有直接說會怎麼樣起爭鬥,但王奇賈詡都是聰明人,當然能理解將來的情形。豪門子弟向來是看不起寒門子弟的,就算他們地位再高,也難免會對寒門子弟有所歧視,甚至還有可能聯合起來壓制這些寒門出身的大臣。
而寒門出身的人士,大都在盡力的提高自己的地位,看到自己的身份得不到豪門的正視,再遭受到豪門的打壓,定然會群起應對。
如果這兩方實力相差很多的話,那很快就會以一方的失敗而結束,並不會對主人產生大的傷害,就像當初的曹魏。
曹魏在建立前,曹操曾經錄用了大量的寒門人士,甚至還特意的頒佈了唯才是舉令,不拘一格選人才。但是政權內畢竟是豪門子弟佔多數,當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