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4/4 頁)
******************************
初平四年夏,車騎將軍袁紹平定幽州。七月,袁紹上表向漢天子劉協報捷。
同月,前青州刺史焦和,袁紹委任的平原太守袁譚等十幾個州郡大員,同時上書朝廷,認為袁紹功勞甚大,應該封王。
訊息傳出,天下譁然。
雖然袁紹當即就上表推辭了此事,但天下人都知道,這其實都是袁紹的安排。
在有心人的宣傳下,天下百姓和各路諸侯都知道了這個訊息。也許是劉協昏庸的名聲已經傳開了,大家都沒有去追究袁紹這樣有謀逆性質的舉動,而是不約而同的將目光集中到了京師洛陽。想知道漢家朝廷,代表漢家朝廷的王奇,將會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特別是各路諸侯,袁紹的這一舉動,無疑點燃了他們各自的野心。這些諸侯,實質上不服從朝廷,卻也並沒想過要脫離朝廷自立。幾百年根深蒂固的漢家觀念,讓他們只能在暗地裡偷偷的做做皇帝夢。現在袁紹的先河一開,卻一下子讓他們真正動起了這番心思。
有幾個能力強一點的諸侯,甚至已經叫自己在朝中交好的大臣,暗中幫助袁紹,幫助他得到王號。因為他們都知道,只要袁紹的先河一開,自己就肯定能同樣要求朝廷封國,即便當不了皇帝,先噹噹諸侯國主也還是很不錯的。
也許是知道了天下人的目光都在看著自己,面對要求給袁紹封王的事情,大臣們積極的在朝堂上展開了辯論。
本來應該是一面倒的辯論,由於親近各路諸侯的大臣們的參與,再加上王奇手下一些人的暗中操作,竟然變成了一場勢均力敵的辯論。反對給袁紹封王的,只是堪堪和支援給袁紹封王的人戰成平手。當然,這一切,都是王奇的親信大臣們沒有參與的情況下進行的。由於王奇實際掌握著朝政,所以這場辯論,並不是代表了朝廷真正的意見。
而王奇這一派遲遲沒有表態,則是因為當這個表章上來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