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遺旨
張居正話音剛落; 高拱就上前一步:“居正,麻煩將遺旨給我過目一下。”
張居正將遺旨展開; 往高拱手裡一放:“皇上的字跡; 首輔大人最是熟悉不過; 由您辯定真偽,太后沒什麼可說的; 大傢伙也都服氣。”
高拱接過遺旨; 一眼掃過; 臉上就變了顏色。
太后見狀,便問:“高愛卿,可是皇帝的親筆?”
高拱吶吶道:回太后,是皇上的親筆字跡。”
大殿中一下子亂了起來,大臣們低了頭議論紛紛; 有的欣慰,有的憤怒; 有的茫然; 還有人一臉質疑地看著張居正與高拱; 暗想這兩位大人素來和睦,怎麼在這麼大的事情上卻有了分歧,很明顯高拱是擁立二皇子的; 而張居正寧可得罪太后,也要擁立三皇子; 這傢伙到底得了承乾宮什麼好處; 要如此為李貴妃母子賣命?
見局面有些混亂; 太后喝道:“眾位愛卿都先回去,此事稍後再議。”
大臣們見太后如此說,方三三兩兩地退下來。
路過張居正身邊的時候,高拱深深看了他一眼,張居正完全讀懂了他的眼神。
皇帝的手跡是別人模仿不來的,就算有人模仿,也無法在遺旨上蓋上璽印,皇帝將這麼重要的旨意交給張居正收著,卻半點也不讓他高拱知曉,對於這位內閣首輔兼皇帝恩師來說,是大大的不光彩,沒面子的事了。
見眾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張居正正要移步,卻聽太后道:“張愛卿留下。”
張居正停住腳步,迴轉了身子:“太后有何吩咐?”
太后目光炯炯地看了他一會,方道:“給張愛卿看座。”
有小太監搬了一張花梨木圈椅來,張居正謝了一聲,坐了下來。
太后方道:“張愛卿,皇帝是什麼時候把這張旨意交由你保管的?”
“回太后,便在三日之前。”
“那個時候,虎兒已經回來了,可是他卻還是決意要將皇位傳給豹兒?他就那麼喜歡李妃?那麼不將若芙母子放在眼裡?”太后難以置信地問。
張居正不慌不忙地道:“太后,臣有幾句話,不知當說不當說。”
“此處沒有外人,你儘管說便是。”
“太后,皇后娘娘是您的兒媳,二皇子是您的嫡孫,您老人家心裡頭看重正室嫡長,乃是人之常情,皇上心頭,又何嘗不敬重妻子,疼愛嫡子?可是,皇上要考慮的畢竟不僅僅是骨肉親情,還有國朝的萬年根基。”
太后眯縫起了眼睛,緩緩道:“怎麼?照你這麼說,若將皇位傳給虎兒,就會令社稷不穩了?”
張居正低聲道:“皇上三日前將旨意交到臣手中時,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二皇子自幼一心向佛,性格懦弱這還都好說,畢竟他年紀幼小,可以請名師慢慢教導,可是他的身子骨太弱了,恐非長壽之相啊。”
太后怔了怔,沒有說話。
張居正接著又道:“三皇子身子康健,且聰明伶俐,兼有殺伐決斷,皇上將皇位傳於他,跟他的母親實在沒有任何關係啊。”
太后預設良久,方苦笑道:“”就像當日先皇將皇位傳給他,也跟我這個做孃的沒有關係一樣?”
“太后,為帝王者,當不能兒女情長。”
太后澀聲道:“即便明知道李氏母子與我杜家有深仇,也要將皇位傳於豹兒,他心裡只有江山,連孃親都沒有了?”
張居正嘆息一聲:“太后若是如此想,真是對不起皇上的一片孝心了。”
太后沒有說話,只是疑惑地看著他,等待著他的解釋。
張居正又從袖中抽出一張聖旨,輕聲道:“皇上早已慮到了此事,另有遺旨給三皇子,寫明日後若是替李文貴翻案,只問元兇,不得株連,更要保住杜家富貴。”
見太后依舊不語,張居正便道:“太后,皇上能做出如此安排,已是極限。”
殿中依舊是一片靜默。
這時,太后身邊最得力的也是自幼伺候她的張嬤嬤來到她身邊,附耳輕聲道:“小姐,論天理良心,孫少爺殺人償命也無話可說,不株連杜氏一族,更加不會耽誤新皇帝對您的孝敬啊,您想想,立誰當皇帝不是您的親孫子總好過皇帝體弱多病,朝政亂成一團,萬一有變,非但杜氏全族,連您自己都——”
聽到這裡,太后長處了一口氣,無力地道:“張愛卿,既然皇帝有遺旨那便按照他的遺旨辦吧。”
張居正點了點頭,又道:“皇上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