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頁)
鄣鈉�突�俠���饗躍哂懈�烤⒌畝�Γ�慕�拇�蟾�恿榛畈⑶易災馗�帷J著�圃斕耐俠��揮新拇�劍�劣諡圃炻質皆蛞�痔ス�敬蟪嘰緄母呋ㄎ頻脫鉤淦�鸞郝痔タ�⒊曬�蟛拍蓯迪幀�
李秉衡本來想立即前往拖拉機公司觀看,但端納說馮如與隨行眾人已經到了檳城碼頭,所以暫時按捺住了激動的心情。
在碼頭旁邊的復興公司接待處,李秉衡見到了美國人口中的“中國天才”,絕無僅有的華人機械天才。
沒想到剛一見面馮如就拉著李秉衡說道:“李先生,之前你介紹的雙發飛機我琢磨了一下,喏,這是我畫的圖紙。”從隨身帶著圖紙夾裡取出一疊圖紙,向眾人展示,“使用三個螺旋槳,兩個發動機裝在機翼上…”又拿起筆在上面筆畫。
李秉衡對馮如這麼快就拿出一個初步的方案感到驚奇,兩人開始了熱烈的討論。他也將新開發的飛機用135馬力汽油發動機與含微量鉻錳的超硬鋁合金向馮如詳細介紹,當前並不急於研發太過先進的飛機,而是在不斷的摸索中培養一大批的飛機設計與製造人才。
“我的意見是研製單翼飛機,而不是雙翼或多翼,並不代表機翼多浮力就大,我們可以嘗試看看。另外機體大部分材料為超硬鋁合金,基本可以承受高速飛行時的阻力。”李秉衡提出了將要研發的飛機概念。
馮如儘管對這些理念並不瞭解,但是就這些問題與李秉衡進行深入探討後,也漸漸明白了隨著飛機發動機馬力不斷的增加,勢必會引導飛機往更高的速度發展,這就決定著飛機要使用高強度的材質與更加合理的外型設計。
由於航空發動機的落後,目前的135馬力的發動機只能勉強研製小型飛機。但是單質翼面飛機一旦研製成功,將會大量生產,作為教練機充實到各家航校,培訓航空人才。
李秉衡之前已經向復興發動機公司提出了研製新型氣冷星型發動機,並且提供了發動機整流罩的設計理論,發動機整流罩既減小了飛機阻力,又解決了氣冷發動機的冷卻困難問題,甚至可以的設計兩排或四排汽缸的發動機,為增加功率創造了條件,這是一項關鍵技術,一旦研製成功將會使目前的氣冷發動機實現一個大的突破。並且之前已經得到實驗證明的運用在汽車上的廢氣渦輪增壓器也將研究如何應用在新研發地飛機上,這種裝置將提高高空條件下的進氣壓力,改善了發動機的高空效能。飛機用發動機的壽命一般只有數千小時,為了增加壽命,減小維修與後勤壓力,這項技術也是非同小可。
至於可增加螺旋槳的效率和發動機的功率輸出的變距螺旋槳與可以解決排氣門過熱問題的內充金屬鈉的冷卻排氣門等技術目前還有難度,只能稍後解決。
早在馮如答應前來研製飛機時,李秉衡就讓人在坤甸建造了飛機制造廠,目前還沒有完工。馮如正式接受了李秉衡的聘用,成為復興飛機公司的首席設計師,並且兼任航空發動機公司的經理,協助開發最新型的氣冷星型發動機。
去年成立的發動機公司早被分拆成幾部分,在檳城船廠的船用柴油機公司、坤甸的內燃機公司與汽車發動機公司,還有剛剛成立的航空發動機公司。
船用發動機公司目前的進展較大,自行設計製造的第一臺1500馬力船用重型低速柴油機已經應用在1500噸貨船上,目前該輪船正在進行試航,跟蹤執行情況。到時候國內的大量內河航運輪船都可以改用柴油機,大大地節省成本。
檳城船廠的潛艇製造工廠,西蒙。萊克與馬克西姆&m;m;#8231;勞伯夫正在指揮著工人對舾裝區的一艘潛艇進行著緊張的舾裝工作。
該艇全長46米,寬4。9米,深4。4米,水面排水量279噸,水下排水量329噸;柴油電動主機900匹馬力,乘員23人。魚雷與水雷目前還不能自產,李秉衡已經要求通用電氣公司派出人員協助建立魚雷製造工廠。
只用了五個月,從圖紙設計到下船臺舾裝,估計再有兩個月左右,這艘潛艇就能夠順利下水。
之前馬克西姆與西蒙都有建造潛艇的經驗,加上李秉衡提供的一些設計理念與新技術,整艘潛艇從一開始就具備了一個相當的高度。這個時期的潛艇都是處於一個比較幼稚的水準,最大的潛深才60米左右。而檳城船廠的這艘潛艇則在不少資料上超出,並且還將不斷改進。
馬克西姆將在這艘潛艇完工後開始遠洋潛艇的設計工作,雖然遠洋潛艇製造成本高昂,目前也不需要,但是幾年後一旦開戰,遠洋潛艇的市場還是比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