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第1/4 頁)
這些地方都被葡萄牙佔據了數百年。同化了數百年,若不是華人堅忍。早就成為了徹徹底底的葡萄牙風格的東方土地。
對於這種棘手情況,只能使用暴力與強硬措施,消除殖民者留下的痕跡。
如今已經沒有人去理會葡荀牙人甚至是荷蘭人的聲音,因為他們都是失敗者,失敗者是沒有資格發出聲音的。
這是個強者受到尊崇與敬仰的時代。南華,作為一個準強者乙經得到了認可。
還沒有離開紐卡斯爾,鄧聰寶就的到了法國人的邀請,就如身在德國的澄碧光等人一般,法國人似乎非常歡迎南華海軍的到訪。、
英國與法國這兩個支援了葡荷遠征軍的幕後黑手像是無事人一般,跟南華套著近乎,爭先拉攏南華。
不為別的,南亞次大陸那幾條珍貴的礦脈,就讓英國與法國聚斂了鉅額的財富,而南華明顯是這座寶山旁邊的一條老虎,虎視眈眈。
緬甸境內的寶石礦脈、銅礦脈,以及越南境內最密集的那帶煤礦與鐵礦脈,加上其他礦產,這裡的富庶程度成為了兩國異常重視的領地。絕對不能容忍外人介入。
英國人與法國人一直凱覦著中國西南幾省的礦產,這裡不但是有色金屬密集地,而且各種礦產較為齊全,連煤礦與鐵礦也有,完全可以作為完備的工業基地來開發,可惜南華已經向這裡伸手了。
滇越鐵路最終成功通車了,但是南華資本在這裡狠狠的挖了一塊。而且鐵路沿線的許多附屬設施也被南華佔有大半,特別是雲南境內的,而且法國人也沒有取得什麼特權,南華就像一把砍刀,東砍一枝。西砍一條,讓法國人不敢動彈。唯恐砍刀主幹,喪失核心利益。
他們的世仇德國跟南華好得跟穿同一條褲子似的,一旦對南華動手。只怕德國就要趁機發難,他們沒有力量去跟南華爭鬥,所以,在遠東,他們只能選擇容忍,讓出些利益來。
南華對於中國希望的掌控讓英國人感到絕望,尤其是他們背後支援的“緬甸解放組織”在緬甸已經鬧的不可開交,甚至奪取了當年被英國人強行劃分到阿薩姆邦的原緬甸土地。
當然阿薩姆邦日子也不好過。華人軍隊在這裡橫行無忌,從世紀開始,俸族人就開始來到阿薩姆邦以及周邊的印度地區,對這裡進行了長達沏多年的統治,是英國人將他們變為二等公民,為此他們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反抗與暴亂。
南華勢力介入的正是時候,這個時期的體族人還沒有被徹底的邊緣化,在原本歷史上,英國人不斷壓制當地俸族的發展,不承認德族對阿薩姆的歷史功績,並不斷將俸族邊緣化。
到李秉衡穿越前,由於各部族之間的通婚、俸族在當地社會地位的下降等多種原因,大多數俸族已融合進其它民族中,只剩下不到的萬的俸族,接受了印度教,主要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在貧困的生活中掙扎。面臨著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消亡。
俸族已經被確認為大中華體系中的一員,並且血緣上與漢人較小,讓就使得眾裡的傣族人開始將提出妝理論的南華視為救一,派出人員與南華接洽,商談民族獨立反抗英國殖民一事。
李秉衡樂見其成,因為這裡的俸族人一旦利用起來,他們將是奪取緬甸的主力軍,從一百多年前的阿洪王朝走向衰弱開始,緬甸人頻頻殺入阿薩姆,不斷地屠殺大量的俸族人。使得體族人異常的仇恨緬甸人。尤其是鄰近的緬甸民族。
在緬甸的撣邦人已經開始接受恢復舊稱 俸族,這對他們不過是理所當然的,雙方本就是一支,只不過由於歷史原因分離開來,擁有略為不同的民族文化與傳承罷了。
但是這對南華很重要,從法理上來說,大俸族理論的推行將會使南華將來在奪取緬甸等地時少了許多的阻力。
而且如今許多的民族都是俸族人的後代,這點李秉衡在大中華理論中講的非常清楚,也有歷史依據與法理根據。
阿薩姆邦更有理由應該加入大中華體系,成為了大中華家庭中的一員,因為歷史已經很清楚了,他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
南華根據來到坤甸哭訴的阿薩姆俸族人提出的要求,向英國遞交了交涉,要求他們定許阿薩姆獨立自治,不再成為印度人的壓榨物件。
鬼才相信南華對阿薩姆沒有企圖。只是熱心的為了幫助阿薩姆獲得
。
酚年,阿薩接的迪格博伊市發現了石油,從而使阿薩姆邦成為印度全國第一個出產石油的邦。建於迪格博伊市的煉油廠是印度最早的煉油,它自年開始便投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