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部分(第1/4 頁)
但是袁世凱從來就沒有采取行動來對付過這些言論自由,若是在後世,李秉衡可無法想象。
根據北京的情報人員發回的情報,日本人已經向袁世凱提出了相當苛刻的要求,這一點基本可以確定。
有袁世凱近前的人透露,前幾日老袁脾氣頗大,難以安睡,並且肝火越老越旺。
而根據知情人給的情報,袁世凱始終堅持一個原則,日本人已經得到的,可以讓步,日本人還沒有得到的,錨妹必較。
如滿州問題。袁世凱同他的立憲研討會秘書長曾叔度說:“滿州外的要求,我儘量全部駁回。滿洲內的要求,多少答應幾點,而這幾點答應了,我有辦法要他等於不答應。不但如此,我還要殺他個回馬槍。”
這些都是袁世凱的原話,落在李秉衡的耳朵裡當然是相信的,但別人信不信,那就不清楚了。
袁世凱做何選擇。在與日本人的交涉上,基本可以看出端倪來。
如果他下定決心要走先權臣後天下的不歸路,那麼顯然他與日本方面的談判不會在原則性問題上堅持太久,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為權衡利害,而至不得已接受日本方面之要求。是何等痛心,何等恥辱。無敵國外患國恆亡,經此大難以後;大家務必認此次接受日本要求為奇恥大辱,本臥薪嚐膽之精神,做奮發有為之事業,舉凡軍事、政治、外交、財政力求重新整理,預定計劃,定年限,下決心,群策群力,期達目的。則朱使朱爾典所謂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或可尚有希望。若事過境遷。因循忘恥,則不特今日屈服奇恥無報復之時,恐十年以後。中國之危險更甚於今日,亡國之痛。即在目前。我負國民付託之重,決不為亡國之民。但國之興,諸君與有責;國之亡,諸君亦與有責也。”
他的篤定會開始了最為活躍的活動,不斷的上躥下跳,極力鼓吹恢復帝制的好處。
這次不再對外提立憲與議會,卻僅僅提帝制,當然不能讓北京的政治人物們滿意,更大規模的聲討開始了,這到是袁世凱始料未及的。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要恢復帝制,甚至不惜向日本低頭,朱爾典也勸他暫且忍耐,一旦能夠擊敗南京政府統一全國,那麼集合中華之力,十年就可以有一番成就,不用再看日本人的臉色。
這番告誡讓他按捺住了幾乎要發狂情緒,開始一心一意籌備恢復帝制起來。
在袁世凱稱帝的輿論造勢中,跳得最歡、賣力最多的,是人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楊度。
自認精通帝王之學的楊度生不逢時,那是一個帝王被歷史淘汰的時代,儘管他為到歐群考察憲政的五大臣代筆寫過考察報告,儘管他在張之洞和袁世凱的舉薦下為朝中大員講授過憲政知識,但宣統一退位,中國沒了皇帝,他的帝王之學就成了屠龍術。
而在民國以來。楊度也深感不得志,他的理想是治國平天下,沒想到南京政府完全不把他這號人物放在眼裡。
南京政府是沒有科舉考試的。這倒讓楊度前些日子抓住了一頓狠批,認為這將使的民國無人才可用,有才能者不得出頭,於是他上了心思,開始積極聯絡那些因民國政府而過的不如意的舊文人。從中發掘有才能之人加入到篤定會。
篤定會名義上是“研究君主和共和哪個更適合中國”的學術機構,實際上是為袁世凱稱帝著手準備的行動團體。一幫臭味相投、以及向袁世凱示好賣乖之徒,立即紛紛加入進來。
成立沒多久。就效率驚人地組織了“各省請願團”他們網羅各省擁護帝制及趨附袁氏者,向參政院請願;請願書全由篤定會代寫,“強烈要求”恢復帝制袁世凱攝政。
這些日子甚至別出心裁,組織起“乞丐請願團”和“妓女請願團”這些人手搖旗幟,大呼小叫,奔到新華門外團團下跪,遞交請願書,懇請袁世凱體貼民意,從速恢復帝制,袁世凱出任內閣總大臣。
3月舊日,袁世凱宣佈召開國民代表大會,是共和還是帝制,交由大會“議決”
也就是說,他完全不顧南京政府的意願,居然要別出心裁的使出這一招昏招來。
畢竟,中國的歷史已經發展到了唾棄封建皇權的全新階段,公然挑戰時代大潮,只會被潮浩浩蕩蕩的世界潮流衝得萬劫不復。
如今袁世凱終於擺明了態度,那麼,李秉衡也該動動手了。,!~!
..
第378節 中華帝國
弄秉衡本來以為像《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論者》泣篇文章出腦心再出現在這個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