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第1/4 頁)
《辛丑條約》是列強加給中國的空前嚴重的不平等條約,最主要的三條是:賠款,中國賠款白牟阻引乙兩,分糾年還清,年息崛,本息共計8億兩,以海關稅、常關稅和鹽稅作擔保;
戈定使館區,將北京東交民巷戈 定為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在區內中國人不得居住,各國可派兵駐守;
拆炮臺、駐軍隊。拆除大沽及有礙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臺,帝國主義列強可在自山海關至北京沿鐵路的 2個地方駐紮軍隊。
目前除了日本與俄國沒有退還庚子賠款並且堅持繼續賠付之外,包括英國在內都開始了返還庚款並且減免賠付的行動,雖然部分是與袁世凱簽訂的。
在英國的默許之下,國防軍軍管會成功的接收了東交民巷使館區,並且將在各國與中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之後全面接管這裡。
而朱爾典悄然在堅持的,便是在山海關至北京沿鐵路的口個地方駐軍權,這讓談判就變了味道。
列強勒索了鉅額賠款,加劇了中國的貧困和經濟衰敗。外**隊長期駐紮在中國的戰略要地,嚴重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完整和國防安全;設定特殊性質的使館區租界,以武力為後盾的公使團,開始凌駕於清政府之上,對政府發號施令;改變清政府外交機構的地位,加強了列強向中國勒索、發號施令的權利。
朱爾典很清楚中國政府正在尋找讓日本政府讓步的機會,如果《辛丑條約》成功廢除,那麼其他的不平等條約也就將逐條被廢除,因為它開了先河。
中國政府堅持不承認沙俄在中國的一切利益,日本也就成為了《辛丑條約》權益獲得者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它的賠款是最多的,當然不會輕易放棄。
談判再一次的陷入僵局,這讓朱爾典始終心頭鬱郁,即便取得了上風,但是他並沒有歡喜感。
他明顯的感到了中國對於大英帝國的敵視,冉於英國堅持不出讓各項權益,甚至完全拒絕了在香港問題與租界問題上的談判,這明顯是傷害中國政府的舉動。
但是,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在實際的利益面前,大英帝國仍然蔑視與中國這個弱國的友誼。
在接到陳友仁的彙報之後,李秉衡很是惱火,英國人依然是不識好歹,太過輕視中國。
“命令蔣方震,實施二號作戰計劃,殺雞傲猴。”
李秉衡提拼了東線的攻擊時間,他希望憑藉著對海參葳的封鎖,以及對伯力與海蘭泡之間的分割,徹底的打擊俄軍計程車氣,並且挾大勝之威來促使英國人老實一點。
東線這場戰役意義重大,非同凡響,一旦打響,就不是那麼好停下來的了。
沙俄如果不願意放棄遠東領土,那麼很有可能會徹底撕破面皮徹底丟棄虛偽,向中國宣戰,然後就是浩浩蕩蕩的農夫們進入軍隊,大規模的俄軍進入遠東。
即便現在,遠東的俄軍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兩個王牌軍加上第五軍等雜牌部隊,兵力超過了舊萬人。
遠東第二軍的第三師部署在比金河到興凱湖之間的烏蘇里江右岸廣大地域,任務是阻止國防軍從那一帶渡江,並保證與哈巴羅夫斯克伯力方面友軍的交通聯絡。
實力稍弱在之前傷亡慘重的第五軍則全部龜縮於興凱湖東南的斯帕斯克達利尼一線,策應前方。
遠東第二軍的第四師與第三軍的第五師部署在興凱湖到綏芬河一線的中俄邊境上,以圖裡格羅、波格拉尼奇內等村鎮為前哨據點,霍羅利、科波夫奇、波克羅夫卡為二線據點,任務是阻滯國防軍的攻擊,等待後備部隊的支援並協同反擊。
遠東第三軍的第六師與雙城子守備軍四個營部署在綏芬河到圖門江口一線的中俄、中朝邊境上,企圖依託克拉斯基諾、科爾福夫卡等前哨據點阻滯國防軍的進攻,其二線陣地在烏蘇里斯克雙城子到塔夫裡昌卡的綏芬河左岸地域。
老毛子的騎兵部隊在之前吃了中**隊的大虧,這次不但後退防守雙城子,而且還大部拉到了海參葳作為機動部隊,以防國防軍從海參葳東面發起登陸作戰,切斷俄軍野戰部隊與海參葳要塞的聯絡。
針對俄軍的這種部署,強攻顯然損失較大,國防軍也沒有這個實力,如何取巧,也就成為了蔣方震的參謀部的當務之急。
駐紮在南方的國防軍第二十八師、二十九師與三十師也調了上來,這是最後的成建制的援軍,國防軍在過去的兩年內總共整編完畢二十四個師,如果不是熊成基暫緩了伊犁軍區七個師的組建,這幾個師仍然是空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