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部分(第2/4 頁)
華的海軍主力艦噸位,那麼南華海軍就將變得毫無威脅,這對英美都是相當有利的局面。
端納多次重申,由於這暇戰艦有罐是在南華建造的,德國方面至今沒有付清款項,加上德方拖欠了南華大量錢款,所以南華有理由用這瞰戰艦來代為償付欠款。
雙方就此陷入僵局,會議的氣氛也開始轉向激烈。 明佔日,端納向大會提出,南華擁有4艘戰艦的絕對所有權,另外兩艘“巴伐利亞”級戰列艦,南華願意交出,但是必須由帝俄接收,理由便是作為戰勝國,帝俄有權利得到公海艦隊的部分。
這麼說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關鍵是英法美在彩虹行動之後,基本沒有什麼收穫,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不僅南華死死霸著4艘戰列艦,連帝俄也能分到兩艘,南華這是在慷他人之慨啊。
加上之前得到的一艘戰列艦。帝俄將擁有三艘德國當打主力戰艦,垂建海軍道路邁出了堅實一步。
很顯然,英法美沒有辦法拒絕這個提議,否則的話,過度逼迫南華。只能適得其反。
南華打的好算盤,帝俄得到三艘主力艦之後,必定會加快重建海軍的步伐,如此一來,帝俄在海軍艦隊建設上,需要為主力艦配備的其他艦艇。就
可想而知,由於中國與帝俄特殊的關係”必定有大把的訂單要撒向中國的造艦工廠,給中國的造船業帶來新的增長點。
在帝俄的強烈要求下,英法美與南華達成了一致,確定了這6艘戰艦的歸屬。
即便如此,南華海軍主力艦噸位依然接近力萬噸,這還是英美所不能容忍的。
現在讓步,是為了接下來的不讓步。
限制海軍軍備,這才是這次大會的主要目的。
而且,到了這個地步,實際上也變成了限制中國與南華海軍噸位為主。糾纏著英美之間的爭鬥。
進入正式的討論之後,李秉衡無比的關注接下來的進展。
“什麼?鬼子們簡直就是欺人太甚”。
在海軍軍備這個核心問題上,英美終於暴露出了真面目,開始窮兇極惡起來。
英美的一致看法是,中國與南華兩國所能保留的主力艦噸個,只能是英美兩國的三成,也就是十比三。
這頓時讓李秉衡氣的火冒三丈。這也實在是太過分了些。
在後世的條約中,連淪為三流的法國與義大利海軍都能保留與英美三點五比十的比例,中國與南華連這兩個國家都無法相比?
如果按照英美主力艦噸位醜萬噸計算,難道中國與南華只能擁有佔乃萬噸?
這不是說明兩國都需要拆廢兩艘妾力艦嗎?
中國與南華現在的戰艦都是新銳戰艦,當然不願意就這麼白白的拆廢。
英美兩國實在是心狠手辣,算準了中國與南華的家當,巴不得南華將到手的搬德國戰艦全部報廢,所以才有之前的讓步。
後世日本海軍主力艦噸位與英美的比例是六比十,雖然後世日本取的了巨大的勝利,但是這還是美國算準了六比十的比例還不能對美國海軍構成威脅。
美國佬現在將中國與南華的總噸位限定在六比十,那就意圖太過明顯了。 “狗孃養的美國佬,既然你不仁,那麼就不要怪我不義
本來李秉衡還打算做些讓步,換取美國不至於太過敵視中國與南華。現在看來,他還是想的太過美好。
經過幾天的討價還價,英美等國還是一口咬定,中國與南華主力艦與英美的比例只能在:點五比十小也就是說與法國跟義大利一樣。
後兩者倒是已經確認過了,基本同意了這一條款。
七比十嗎?呵呵,看來美國佬還是寸步不讓啊。
如果美國允許兩國主力艦噸位上去,那麼為了應對,它只能選擇儘可能的給予日本特殊對待。
但是這又是有限度的,畢竟,日本現在無力支撐規模稍大的海軍。根本就沒有那個財力。
想要恢復到戰前的六六艦隊,還需要五到十年的時間,如果經濟不允許,還說不定的事。
美國既要顧及到日本財政的承受能力。又要考慮與日本兩國海軍力量加起來必須要徹底壓到中國與南華。
如果日本能夠與法國跟義大利一般的話,那麼,美國再怎麼放開手。中國與南華所能被允許的主力艦噸位也不會超過的萬噸。
畢竟日本與美國還不是徹底的一條心,美國也不敢過渡依賴日本。
英美等國也明白,中國與南華的海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