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部分(第3/4 頁)
。
答案當然是肯定,只有放任德國吞併奧地利,才能夠透過匈牙利這個跳板進攻蘇俄。
英法美苦苦栽培日本,同時支援蘇俄與德國的經濟復甦,就是為了讓這三個國家互相牽制,並且達到威脅中國的意圖。
任何計發都要為這個最終目的讓步,所以,答案是肯定的。
德國越來越得到明顯的暗示,英法美的態度相當闇昧。
德國與義大利都在共同努力,希望能夠拉攏日本這個法西斯國家,加入到發動戰爭的集團中來。
英美為了讓日本成為中國的禍水,不惜扶持日本,幫助日本在軍備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否則,憑藉一個經濟只能說復甦不能說發展的國家來說,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工業佈局與軍備計劃。
不過,李秉衡也開始著手四處煽風點火,並且從中漁利。
去年月墨西哥石油工會組織了全國性石油工人大罷工,要求增加工資,要求允許墨西哥人進入管理層,美資各石油公司拒絕了這些要求。
之後漫長的談判並不理想,3月舊日晚上,卡德納斯召開內閣會議,當場簽署沒收外國石油公司石油資產的決定,這一決定,得到全國熱烈擁護。
墨西哥遭到了世界一致的抵制。不過,手腳迅速的德國、義大利與日本三國聯合施壓,迫使墨西哥同意向三國出售石油。
這很正常,墨西哥石油當然要國有,然後出口創匯,當然是出售給德國與義大利等國家,至於英美兩國,則是墨西哥主要石典公司的資本方。
德國的石油裝置、重型機械、鋼鐵不斷進入墨西哥,墨西哥提供石油給德國。墨西哥同義大利達成協議,向義大利國家石油公司提供助萬美元石油。義大利提供油輪、人造絲等產品。
美國政界許多人發出反對墨西哥的鼓譟,連國務卿赫爾也主張對卡德納斯採取強硬立場。
損失最大的是墨西哥之鷹石油公司,因此英國政府強硬地要墨西哥政府歸還財產。
不料,墨西哥當局乾脆同英國斷絕了外交關係,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等美國公司要求美國政府施加強大壓力。
但是,歐洲局勢趨於緊張,德意日正在勾結起來發動大範圍的戰爭,美國需要拉攏墨西哥,加入反對德意日的陣營。 因此,在墨西哥沒收美國公司石油資產問題上,羅斯福政府的基本想法是,要公司退讓,墨西哥方面象徵性地提供一點補償,把問題解決掉。
中國卻表示了不同的意見,中方資本的石油公司不能被沒收。否則中國將會採取強硬措施。
這個所謂的強硬措施,並沒有規定是要歸還財產,還是要給予尊嚴被踐踏的安撫。
這引起了英國與美國的擔憂,中國並沒有法西斯的威脅,或者說日本這個法西斯還沒有強大到能夠挑戰中國與南華的地步。
也就是說,中國完全有發動戰爭的能力。
過去英美一直在試圖影響帝俄,在適當的時候發動與蘇俄的戰爭,奪回歐俄的家園。
如此一來,將來日本就能夠避免在與中國的戰爭時,帝俄在背後插上一刀。
德國與蘇俄交戰,帝俄趁火打劫,這等於是在誘惑日本,加入到法西斯集團中,但是英美也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好處,那就是將日本這個法西斯禍水引到中國頭上。
這樣,英美就能夠有多種選擇,甚至是悠哉的看好戲。
羅斯福派出的特使向中國政府解釋了美國的做法,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諒解,墨西哥石油工業國有化已經不可逆轉,只能讓墨西哥從經濟上給予補償。
這個時候,美國可不想讓中國趁機在墨西哥打
中國提出的折中建議是,墨西哥政府歸還中方石油公司資產。但是原先石油公司的資產必須由墨西哥華僑接手。
墨西哥現在最大的黑幫就是華人團體,這些團體都是以洪門為紐帶聯絡在一起的,這也使得華人在墨西哥的地位大為提高。
華人團體甚至能夠影響到墨西哥的政治格局,這個要求委實不過分。
但是墨西哥政府自持英美不會放任中國的強硬態度,所以蠻橫的拒絕了中國的提議。
“這些墨西哥人,似乎忘記了二十多年前我們的艦隊炮轟墨西哥城市的歷史,也該到時候給他們點顏色看看。”
李秉衡對著地圖自言自語,事實上,他是打算拿下墨西哥至今還沒有被發現的大油田罷了。
目前支撐墨西哥成為世界石油大國的,是所謂的“老黃金帶。”但是其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