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部分(第3/4 頁)
到時候對日本的佔領,必將付出代價,轉進深山的日本軍隊以及全民皆兵的日本人,都將是佔領軍的大敵。
要想徹底滅絕日本這個民族,任重而道遠,必定要花一番苦功。
最近孫中山住進了醫院,他的身體早就衰老無比,只是他一直存著要看一眼征服日本的願望,所以這彷彿成為了他支撐下去的動力。
今年是他的陽虛歲,在民間。陽虛歲是個坎,如果跨過去,就能多活幾年。
所以李秉衡常常笑著勸告他,最好打起精神,好好的多活上幾年。
“光華,我這輩子最欣慰的,就是當初選擇信你,結果,我賭對了,這次是我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賭博,我賭對了
當時孫中山的確揹負了壓力。選擇讓李秉衡來出任總理,將各方的權力鬥爭無聲的化解,卻是一招妙棋。
他相信李秉衡的能力,會將中國帶向進步,但是他也存著猶疑,一個過分激進過分強勢的總理,會不會反而成為中國的災難。
不過,幾十年下來,中國已經一躍而口”一第二經濟強國,在軍事上“也是最為強大的國家。系都眾麼認為。
其實,中國隱藏著不少的實力,事實上已經過了美國,是當世第一經濟強國。
如果德國在歐洲的勢如破竹,讓世界仰望,認為德國是當世第一大軍事強國,那就錯的離譜。
真正的第一大軍事強國是中國,各項軍事科技已經普遍領先世界,如果法西斯活著帝國主義敢來進犯,那麼他們會現,他們將會得到極為深刻的教。
孫中山知道李秉衡心中一直埋藏著復仇的**,過去百年中中國遭受的恥辱與踐踏,一直都在對方的心底埋著。
這不知道是福是禍,雖然中國與南華聯手,加上帝俄隱藏的實力,絕對不懼任何國家與集團,哪怕是稱雄一時的法西斯集團。
但是,戰爭並不是幸事。
“兵者,兇器也
這是一把鋒利的雙刃歹,也許會傷到自己。
當初從大英博物館出來,李秉衡與徐錫麟兩人都下定了決心,有朝一日,必定要用武力踏平英國,將大英博物館搬回中國。
英國多次的拒絕交還文物,也讓李秉衡的耐心忍耐到了極點。
現在中國、南華與英國的關係到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地步,極不友好,也不敵對,完全是極度的冷漠。
如果不是考慮到南華在澳大利亞與印度的資產,恐怕早就跟英國斷絕來往。
這次徐錫麟也來了南京看要孫中山,實際上,也是在商量下一步的動作。
滅亡日本不是問題,問題是中國與南華接下來的立場。
法西斯已經在進攻蘇俄,兩國將如何自處?
李秉衡是知道蘇俄的韌性以及戰爭潛力的,法西斯滅亡蘇俄的可能性不大,那麼法西斯兩線作戰,離敗亡也並不遙遠。
後世,從莫斯科保衛戰到德國敗亡,不過兩年多的時間。
“目前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向列寧格勒推進,南方集團軍群則征服烏克蘭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團軍則向莫斯科進。蘇軍的防線很快便崩潰,死傷枕藉。現在,德軍正在向斯摩稜斯克起攻擊,這是通往莫斯科路上一個重要據點,這其實是蘇俄的生死戰。如果這裡失守,那麼莫斯科凶多吉少,勢如破竹的德軍就能夠以輕鬆的心態。選擇趁勝追擊,攻擊斯大林格勒。或是等到來年的春天再進行滅亡蘇俄的戰役。”
“只要蘇俄能夠守住這裡,至少要在這裡將德軍阻擋住,等到口月底,或者十月份,那麼德軍就很被動。他們不得不冒險在冬季動攻勢。要知道,蘇俄的冬天是魔鬼,能夠將任何鋼鐵軍隊變成廢柴。法西斯恐怕要傷亡慘重,即便他們能夠擊破莫斯科,但也是無力再動進攻,甚至,他們將面臨滅頂之災
李秉衡向孫中山與徐錫麟等人介紹著歐洲戰場的詳細情況,沒有人比他更瞭解接下來戰爭的走向。
雖然歷史被改變,但是大勢是不會變的,變的可能性很
“我認為,德軍很有可能會重複當年拿破崙的厄運,神話將被終結。他們不是敗給蘇俄軍隊,而是敗給蘇俄的冬天。”
徐錫麟點著頭問道:“那麼,德軍受挫之後,是否意味著,他們將面臨兩線作戰?你不看好他們在這次戰爭中的作為?”
李秉衡斬釘截鐵的說道:“是的,我不看好法西斯。他們對我們沒有威脅,如果這次在蘇俄失利,那麼他們當然不會為了在非洲的利益,而攻擊我們在非洲的軍隊,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