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的口味都不同,有喜歡潑辣的也有喜歡溫柔賢惠的……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是個爺們都喜歡美人。
想到這兒,她就放心大膽說了:“怎麼也得比兒子好看些,要是還不如我,就只能指望吹了蠟燭能睡得下去。”
康熙:……
這麼多年,這當爹的還是不夠了解親兒子。
他真敢說!
他這嘴咋就那麼欠呢?
氣歸氣,康熙還是冥思苦想起來,他仔細琢磨過後也想不出誰能靠那張臉把老九壓過去,就吩咐說:“梁九功你去打聽打聽,這屆秀女裡頭誰最中看。”
“回皇上話,這不用打聽,滿京城都知道寧楚克格格風采最盛,想娶她過門的能把提督府門檻踏破。”
寧楚克就在底下聽著,還給了梁九功一個讚許的眼神。
聽聽,這才是公道話。
康熙將她這小動作看在眼裡,氣結道:“你還見過崇禮他閨女?”
寧楚克偏頭想了想,說:“年前陪八哥去清泉寺,不是出了岔子,這事您也知道的。那時撞上的就是提督府的車駕,後來兒子登門去賠禮,特地見了他家格格,是真好看!我瞧她一眼回來飯都多吃了半碗,長成那樣當真是秀色可餐。”
她吹完一根筆迎面飛來,哪怕躲得及時也甩了一道墨跡上身。
“您有話好好說,咋還動起手來?”
眼看康熙把硯臺都抄手上了,寧楚克趕緊認慫,噗通給他跪下:“我閉嘴,不說了不說了,皇阿瑪息怒。”
康熙氣到一半,瞧她這樣又洩了火,嘆口氣說:“你喜歡就告訴皇阿瑪,皇阿瑪自然會替你做主,上趕著去提督府像什麼話?”
寧楚克聽著是感覺不對,就插了句嘴:“喜歡才不能糟蹋人家,其實董鄂格格就挺好的……”讓胤禟娶回去正好互相作踐。
康熙:……
我怎麼就生了你怎麼個畜生?
他再也不想聽老九說什麼,問他還不如自己拿主意,既然喜歡提督府的格格,那就她好了,崇禮他閨女也配得上胤禟,挺登對的。
第28章 設套
主意定了; 麻煩事還是沒解決,康熙真後悔他口風透得太早; 又慶幸當初沒挑明說; 只要沒挑明事情就有轉圜餘地。
看皇上靜坐了半天,奏摺也不看; 手邊的茶也沒品一口; 梁九功試探著插了句嘴:“皇上是在為九阿哥犯愁?”
康熙登基前就是梁九功伺候的,早年經的事少; 哪怕有太皇太后維護也中過旁人的套,每當這種時候; 梁九功這貼身太監能頂就頂能扛就扛。要不是他; 當初得多吃許多苦頭。正因為這段患難情; 康熙對其格外信任,就嘆口氣說:“董鄂家篤定認為她家格格做定了胤禟福晉,這該怎麼處理?”
“皇上是金口玉言不假; 可這事您也沒許諾過,實在不必為難。”
“總得叫董鄂家知道朕改了主意; 否則鬧起來豈不是觸了黴頭?胤禟一輩子就成這一回親,我這做阿瑪的不為他想想?”
“是奴才思慮不周,不若同宜妃娘娘商議?皇上您心裡裝的是天下大事; 娘娘心裡更多想的是皇上以及兩位阿哥,這種事,還是娘娘更有心得。”
康熙眼前一亮:“你這奴才倒是會想轍兒,走吧; 去宜妃那頭坐坐。”
梁九功立刻吩咐擺駕翊坤宮。翊坤宮是內廷西六宮之一,很靠近中軸線,距離乾清宮並不遠。這個翊字可以解釋為輔佐,坤就是坤寧宮,指代中宮皇后,這樣就知道宜妃在宮中的地位。她和德妃一樣,榮寵二十幾年,哪怕康熙出巡沒帶她,也總記得捎東西回來,從沒把人拋腦後過。
康熙到的時候,宜妃斜倚在美人榻上,用著蜜餞果子聽小太監說書呢。聽說皇上來了,她接過溼帕子擦了擦手,又整了整旗服下襬,這才帶著人迎出去。
“這個點皇上怎麼有空來?”宜妃行過禮,又跟在康熙身後進屋,待康熙坐下,又招呼傻站在旁邊的宮女,“杵這兒幹啥?去給皇上沏茶。”
“行了,朕還缺你這一口茶?別忙活,過來陪朕坐會兒。”
宜妃立在後宮這麼多年,眼力勁兒從來不缺,她看出康熙心裡揣著事,就擺手將閒雜人等打發出去,這才移步到旁邊坐下:“皇上有話同臣妾說?”
康熙給她個讚許的眼神:“知朕者,愛妃也。”
“您就別吊臣妾胃口了,直說吧。”
“還不是為老九,朕才知道他看上的是崇禮家的閨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