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皆往兩邊退走,急急便上來搶營;寨牆上一聲梆子,亂箭齊發,頓時前部騎兵紛紛落馬。黃忠擋得慢些,肩頭中了一箭,所幸護甲遮蓋,入肉不深。劉備軍數次衝鋒,皆被射退,寨前丟下一片屍首。龐統道:“曹軍大敗而能堅守營寨,不可輕敵。我軍今日已獲利不少,暫且收兵整頓。”於是退去。司馬懿這才與曹洪出門迎接曹操。曹操讚道:“仲達於崩亂時能穩軍心,定營寨,真乃奇才。”回看眾將,皆有沮色,不由哈哈大笑道:“劉備小兒,得了臥龍鳳雛參謀,用兵果然出色。孤今番一時輕敵,著了手腳,下次定生擒此賊!諸君今日苦戰,來日亦當助孤復仇!”眾將神色方漸漸舒展。曹操正笑,牽動人中傷口,血痂破裂,鮮血再湧。急忙用衣袖遮掩,一面吩咐眾將各自整頓自家軍馬,清查奸細。不一刻,搜出龐統派遣的細作三十餘人,俱是想乘亂混入曹營中的。曹操教盡數斬首示眾。方整軍回營,叫醫者治療口唇傷勢。
劉備這邊,大勝曹操一陣,算得斬首三萬餘級,生擒一萬餘人,繳獲良馬千餘匹,大是欣喜。回到法正後寨中,殺牛宰馬,犒賞全軍,一面設宴為龐統及諸將慶功,一面飛報成都、荊州等地。張飛所部精兵,陣亡一千餘人,剩下半數帶傷,劉備為之泣下道:“益德將士入敵重圍,數番往復衝殺,古之良將,無過此也!”叫厚加獎賜,死者重恤家屬。又問龐統道:“經此一役,曹軍喪膽,漢中可定乎?”龐統答道:“曹操雖然兵敗,其勢仍厚,非經惡戰不能退之。皇叔放心,某早晚要再設計謀,殺得他退兵便是。”劉備大喜,連連敬酒。合營吃到醉飽,龐統安排趙雲引一萬精兵,守夜防備不提。
次日,劉備再出挑戰,曹操堅壁不出,一連半月,沒有交戰。忽然成都馬謖到。劉備叫迎接入,問:“諸葛軍師有甚吩咐?”馬謖道:“軍師說,我軍大勝,曹操已有退軍之意。只是恐我軍進取長安,故而在此屯駐。軍師以為,此時我軍尚無力奪取雍州,不妨先退兵,經營漢中、益州數地,待時機成熟,兵甲齊備,然後出師。”龐統搖頭道:“孔明此言大是荒謬。我軍若退,曹操乘勢搶佔谷口,與我爭奪漢中,如之奈何?”馬謖道:“軍師說,目前東吳孫權提兵攻打合肥,只要我軍一撤,曹軍必退。”劉備沉吟半天道:“還是依諸葛軍師所說。”於是傳令,當夜收拾,次日拔寨而起。留魏延、馬超守把漢中,自與諸將回轉成都。
曹操在斜谷寨中,聞知劉備收兵西去,笑道:“劉備不餘欺也!”也叫退兵長安。曹洪道:“劉備後撤,必是國內有事,何不乘機搶佔谷口,進取漢中?”賈詡道:“非也。我軍若進,他大軍再回,我士氣已衰,終難抵擋。何況東吳方面,虎視眈眈,萬一入寇,不可久久耽誤於此。”忽然使者自許昌來,說東吳孫權起兵十萬攻打合肥,張遼飛書求援。曹操大驚,叫急拔寨退兵,先到長安;留張郃守護,自引大軍,趕往合肥救援。
原來孫權自與劉備修好,又得了荊州數郡,心下滿足,便乘曹操在漢中不能分身,調集江東七八萬軍馬,詐稱十萬,進攻合肥。一戰攻克皖城,斬太守朱光。其時合肥守將張遼、李典、樂進,兵不滿萬,被吳軍重重圍困。張遼設計,於逍遙津安排埋伏,以八百死士,突入敵陣。外線李典引軍夾擊,殺傷吳軍數千,威震敵膽。然而畢竟眾寡懸殊,難以持久。曹操趕到,兩軍對戰數月,互有勝敗,於是各自撤軍。曹操封張魯為萬戶侯,諸子都封亭侯,張魯感激不盡。
再說劉備自斜谷殺退曹操,佔據荊州、益州、漢中之地,地方殷實,劉備又任命良吏治理,民眾皆喜。於是群下皆有推戴劉備之意。又恐劉備不允,與諸葛亮商量再三,遂引法正等入見玄德,曰:“今曹操專權,百姓無主;主公仁義著於天下,今已撫有兩川之地,可以應天順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順,以討國賊。事不宜遲,便請擇吉。”玄德佯驚道:“軍師之言差矣。劉備雖然漢之宗室,乃臣子也;若為此事,是反漢矣。”孔明曰:“非也。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舍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今主公避嫌守義,恐失眾人之望。願主公熟思之。”玄德曰:“要吾僭居尊位,吾必不敢。可再商議長策。”眾官齊言曰:“主公若只推卻,眾心解矣。”孔明曰:“主公平生以義為本,未肯便稱尊號。今有荊襄、兩川之地,可暫為漢中王。”玄德曰:“汝等雖欲尊吾為王,不得天子明詔,是僭也。”孔明曰:“主公宜從權變,先進位漢中王,然後表奏天子,未為遲也。”劉備推辭不過,只得應允。於是建安十九年春二月,築壇九里,分佈五方,各設旌旗儀仗。群臣皆依次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