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速shè炮,4座單裝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L/28速shè炮
安芸6座雙聯裝阿姆斯特朗式305毫米L/45炮,8座單裝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速shè炮,8座單裝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L/40速shè炮,4座單裝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L/28速shè炮
出雲改進型裝甲巡洋艦。分別為伊勢號和架勢號
全長132。28米
全寬20。94米
吃水7。37米
動力2臺直立式四氣筒三段鼓脹式蒸汽機,24座燃煤鍋爐
功率14500匹
最高速度20。75節
續航距離7500海里/10節
乘員648人
武器裝備2座雙連裝阿姆斯特朗式280毫米45倍徑炮14座單裝阿姆斯特朗式152毫米40倍徑速shè炮12座阿姆斯特朗式76毫米40倍徑速shè炮8座單裝47毫米哈乞開斯速shè炮四座水下457毫米魚雷
裝甲舷側200毫米甲板70毫米主炮防盾160毫米艦橋350毫米
六艘戰艦全部採用時下最先進的克虜伯裝甲,防禦力在同等前提下大概是平海艦隊戰列艦裝備的表面滲碳鋼裝甲的七成。
八點二十二分
羅凱開始不斷的觀察測距儀的刻度。這個架設在lù天指揮台上的簡陋測距儀誤差高達五百米以上,可是並不影響羅凱的判斷,他只需要瞭解敵我雙方間的大概距離就行了。
一萬一千米,一個不錯的數字,雖然平海艦隊的超無畏級戰列艦的三八十毫米主炮的shè程已經超過二十公里,但是由於光學測距的jīng度限制,這個一萬一千米的距離已經達到了平海艦隊有效shè程的極限。
戰列艦主炮除去有效shè程外多出來的那部分shè程,更多的是被運用到對路面目標的無差別轟擊上……
“日本人最痛苦的時刻來臨了,現在是我們表演的時間。”
羅凱一臉微笑著對他的副官李明哲道。
李明哲在後來的日記對於這個微笑所包含內容的理解為——幸災樂禍、xiōng有成竹。
“開始攻擊。”
隨著攻擊指令的下達,三艘三萬五千噸的龐然大物的內部,一連套的攻擊機制開始運轉起來。
主測距儀開始對準敵艦測距。這種負責可視距離以內測距的光學測距儀,可給出目標的方位角、航速、航向和距離。
早期由於火炮shè程在直瞄距離,主要靠ròu眼憑經驗估計,誤差很大,不過當使用三角測量法原理的光學測距儀出現後,測量jīng度得以大為提高,而其jīng度與測距基線的長度有密切關係,基線越長儀器的測距jīng度越高。
不同於列強的xiǎo型的不成熟的光學測距儀,平海艦隊的超無畏級戰列艦用得是測距基線十米,總重兩噸的專用測距儀。
不過測距儀工作的可見光頻譜容易受時間、氣象、位置、煙霧等因素的影響,而且極其依賴人員素質,恰恰長時間地保持類似計算機那樣的jīng確和jīng密並不是人類所擅長的,疲勞或心理上的因素會對測量結果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除非設計出更大更jīng準的光學測距儀,否則一萬一千米的距離就是超無畏級戰列艦的shè擊極限了。
主測距儀工作完畢,計算cào作員開始將資料jiāo給彈道計算器計算出shè擊角度。這種特製的軍用的中部為圓柱體的早期的機械式計算機,可以根據敵艦的方位,本艦的速度,航向和速度來計算左右偏差修正量和距離變化率。
他的作用在於把對距離和航向單獨和粗糙的估算變成為易於使用的shè擊引數,是整艘戰艦火力控制的關鍵一環。
揚海號的發信室裡有30人之多。這些人員為火控桌和它的輔助裝置工作又或是負責與艦船戰位間的聯絡。負責接收各觀測點收集來的資訊,並由專人輸入火控桌的各個裝置中,再把結果傳送到各戰鬥崗位。
最後就是炮火指揮官的事情了,他們會按照這些得出的shè擊引數調整shè擊角度、方位和仰角,這個過程應該是儘可能地持續而jīng準。同時他還要指揮裝填手迅速裝填彈頭和發shèyào包。
由於目標距離較遠,測距裝置誤差較大,炮彈從發shè到命中需要飛行數十秒,這個時間足夠一艘軍艦航行數個身位了,所以瞄準需要取提前量。就好比遊戲裡面用狙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