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頁)
可惜的是,長達幾萬年的混血過程,純血自然人已經早已滅絕在了歷史之中,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尋找二度混血、三度混血的人種。
自然人單方面的終止“文明覆興及文明大融合計劃”,引起了非自然人文明的反彈,再加上各種歷史遺留問題,和心理、生理、生存環境、生活習慣的差異,自然人與非自然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
於是乎,一拍兩瞪眼,大家散夥,星際人類文明大統一的理想再度破滅,執政不過數萬年的《星河文明發展聯合議會》,黯然的土崩瓦解,各文明再度回到了一盤散沙的狀態下。
這一時期,史稱:混亂文明時期。
在舊曆334326年至舊曆400190年期間,整個大環境都陷入了無執政機構的戰國時代,再度爆發了無以計數的各文明混戰,文明內與文明外,大夥打的不可開交,再度留下了長達近70000年的歷史空白期,畢竟都已經朝夕不保了,誰還有心思儲存歷史文獻,記錄史實?
但也正是這一時期,群雄並起,史詩級角色層出不窮,在《衝突年代》時期夭折,並不知所蹤的《創神計劃》,意外的被挖掘出來一小部分當時用於《創神計劃》的科技,經過全力的腦補和再研究,脫胎於《創神軍團》的《再創軍團》誕生。
掌握了《再創軍團》的亞美裔人“鈦始隆”,自號“大帝”,建立《鈦帝國》,厲兵秣馬的率《再創軍團》以強橫的姿態,一往無前的席捲了混亂的各大星域,歷時不過百年便一統天下,終於再度將一盤散沙的星際人類文明收攏起來,建立“鈦文明”,企圖恢復星際人類文明的元氣。
英明神武的始隆大帝登鼎統一的《鈦帝國》王座之時,立刻頒佈了流傳後世的一系列旨意,其中,例如“全民管制武器,禁止私人擁有”,還有“泛星域與異文明通商恢復經濟”、“成立基因資料庫,全民錄入基因,劃分基因等級及混血代數,禁止混血基因繁殖”、“統一泛星際人類語言,以‘古亞美語’為泛星際通用語。”等等條例,影響至今。
理論上來說,混血次數越少,基因鏈片段缺失的越少,基因序列也就越完整,在始隆大帝的鐵血手段下建立了“基因金字塔序列”,才慢慢的解決了人類的滅絕危機。
可惜的是,也許太過順利的發展引起了宇宙之核的妒忌,始隆大帝就像遠古星際時代傳說中,某位凱旋歸來的帝王,在王座前下馬時,不小心沒系褲腰帶,把腳丫子絆在了馬鐙裡,直接後腦先著地一樣。
前後不過千年的鈦帝國,因為並不完善的《再創計劃》,導致始隆大帝無限接近於神的基因,在他1001歲壽誕慶典上,打算下達揮兵外域,馬踏四疆的遠征命令時,瞬間崩壞,成為了第一位早夭的星際帝王。
隨著始隆大帝早夭,剛剛穩健的“鈦文明”和“鈦帝國”再度分裂,按照星域、血脈、人種的不同,形成了延續至今的星際人類文明國家體系:
東星域鈦帝國(亞美裔人種):陶王國(鈦氏)、紐王國(火氏)、派王國(風氏)、柔王國(水氏)、凱王國(土氏);
南星域共和國(尼格羅裔人種):德爾塔共和國、蘭姆達共和國、西格瑪共和國;
西星域聯邦(歐羅巴裔人種):阿拉法聯邦、貝塔聯邦、伽馬聯邦;
北星域帝國(雅安裔人種):伊普西隆帝國、歐米克隆帝國、玉普西隆帝國;
同一時期,以同一血統為凝聚力的“家族”體系誕生,獨立於執政機構之外的商業體系形成,亂象再現,在《再創軍團》擁立始隆大帝直系血裔的20名“鈦子”,打算重整鈦文明,四大星域各奮起抵抗鈦帝國“暴力統治”的時候,一場來自於中央星域星核地區的星際“次元風暴”爆發,幾乎將人類文明從星際舞臺上抹去,同時,也讓中央星域完全成為了無人能踏足的絕境與死地。
迫於生存,殘剩的星際人類,不得不放棄了中央星域,向外域遷徙,所謂的鈦文明覆興大業也就無從談起,就連《再創軍團》也從內部瓦解,分裂成了大大小小的武裝組織,分散到了整個星際各個角落中去,成為了和商業體系一樣獨立於執政機構之外的軍事體系。
一時間星盜四起,非自然人遺族趁勢隱匿,五大子文明正式脫離星際人類文明獨立,在外域建立文明,其中機器人文明不願再涉入醜惡的人類戰爭,全文明進入星際大航海探索外域,自此銷聲匿跡。
舊曆400190年至415000年之間萬餘年,各文明無力再興刀兵,各自發展,輝煌的星際舞臺暫且謝幕,進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