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乾坤星陣乃是斗轉星移修煉過程中,承前啟後的一層,各人領悟不同,境界也自有高低。古往今來,卻要數我慕容家第一勇將慕容恪對此領悟最深!
話說普末漢人勢微,諸胡入主中原。引出一個漢人冉閔,他悍勇無雙,首創雙手同擊之術,左提撕天雙刃矛,右執裂地鉤戟,以一敵多,那是家常便飯,更將項羽傳下的紫雷刀法,化為‘紫雷九擊’,並自悟‘神雷魔震驚天譴’,這是當年西楚霸王項羽也未達到的境界。
只是這冉閔,實乃一忘恩負義之輩,當年認冉閔為幹孫子的後趙明帝石勒,萬沒有想到,二十年後,這個十一二歲時由他帶大的小孩,會有一天再復冉姓,滅絕整個羯族,把他的子子孫孫殺的乾乾淨淨,一個不留。
那冉閔欲殺的,又豈止一個羯族,他頒殺胡令,說什麼:‘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者死,殺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復漢家基業’,又佈下賞格,道是‘凡內外六夷胡人,敢持兵仗者斬,漢人斬一胡人首級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東門’。
殺胡令一出,三日內,二十多萬胡族,不分男女老少,個個身首異處,屍橫遍野。
後冉閔又與胡族展開六大戰:
首戰以漢騎三千夜破兇奴營,殺敵將數名,逐百里,斬兇奴首三萬;
再戰以五千漢騎大破胡騎七萬;
三戰以漢軍七萬加四萬乞活義軍破眾胡聯軍三十餘萬;
四戰先敗後勝以萬人斬胡首四萬;
五戰以漢軍六萬幾乎全殲羌氐聯軍十餘萬;
六戰於鄴城以一二千剛組織的漢騎將遠至而來的胡軍七萬打的潰不成軍。
各地漢人紛紛起義響應,對我數百萬胡族大行屠殺,史載“無月不戰,互為相攻”,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陝西、甘肅、寧夏諸地,不復我胡族所有。
不久後,入主中原的數百萬胡人便被他屠了大半!
所餘胡人,只得回返胡族故地。在返遷的路上,於內,各胡族給養不足,只得相互進攻掠殺,搶食糧食,甚至人肉相食,又遭疫病相擾,能成功返還者,僅餘十之二三。於外,還有冉閔趁勝追擊,誓要將匈奴、鮮卑、羯、氐、羌、巴氐六大胡族趕盡殺絕!一路追到我鮮卑族境內。
我鮮卑也是頂天立地之族,豈能容人說殺便殺?冉閔作為,終於惹怒了我慕容家先祖―――前燕烈祖景昭皇帝慕容俊(俊,正式寫法為儁)。當時我鮮卑族第一勇將慕容恪,奉令出戰,率領二十萬鮮卑鐵騎,與將兵一萬的冉閔展開大戰。”慕容恪智勇雙全,知其不可力敵,率軍一路撤退,誘敵深入,更堅壁清野,斷其糧道??????????”
古劍冰暗自腹誹:“老爹,你當我不讀史的麼?冉閔之戰力,遠在慕容恪之上,雖是以寡擊打眾,卻十戰十捷,二十萬鮮卑鐵騎根本敵他不住,被他殺了近半。慕容恪一路逃命,惶惶如喪家之犬。堅壁清野倒是真的,只是最後欺負冉閔糧盡、餓著肚子無力再戰,也算本事?”
慕容博:“慕容恪裝作被打得節節敗退,一口氣逃到常山,冉閔緊追不捨,此時他雖已絕糧三日,卻仍是悍勇無雙,看到慕容恪身影,當即高高躍起,左手一招‘怒雷撕天裂地’制住慕容恪四面八方,斷其逃路,右手卻是一招‘天打雷劈屠真龍’,悍然斬下。
若不是天佑我慕容氏,只怕我鮮卑族,也要被這冉閔給滅了!
生死一線之間,慕容恪終於悟出斗轉星移第十層的變化,吸納乾坤星力,佈下乾坤星陣,瞬時間,風雲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
那冉閔不知深淺,入此陣中,只見幻象叢生,無數慕容恪,漫無邊際,峰擁而至,那冉閔當真了得,運起紫雷九擊,威如雷霆裂天,眾幻象雖有真身一半實力,在冉閔面前,卻無一人是其一招之敵。他更曾以一招‘神雷魔震驚天譴’,瞬間斬殺三百餘名慕容俊幻象。嘿嘿,只是那冉閔雖勇,卻還是不敵乾坤星陣的奧妙,最終因腹內無食,氣力用盡,被慕容恪生擒活捉,獻與景昭皇帝慕容俊。
景昭帝看他身高八尺,善謀策,勇力絕人,便出言相勸,說他承受不起帝王之命,還是安份為奴的好。欲收他為奴,為己所用。他卻至死不知悔改,說什麼“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為不得稱帝邪!”景昭帝見其野性難馴,便下令取了他的性命。
不過這乾坤星陣,亦有自身缺憾,需在生死關頭頓悟,修習過程極為兇險,那且不說,便是成功施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