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部分(第1/4 頁)
漚蝦夢�磧桑�沒襞懦じ�頤牆步病�
霍萬年排長客套兩句,也就不再推辭,開口講道:
要說起來那個東西啊,可真是得從唐朝扯到戰國嘖嘖,真是非常離奇曲折的——當然,以前聽霍某的師父講起這事兒的時候,那純粹是當傳奇故事來聽的。但是,今天竟然在這兒看到了萬骨獸,霍某還真是相信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那段奇事。
話說當年唐玄宗李隆基還未當皇帝、而在做潞州王的時候,其下轄的一個州縣老是發生離奇怪案,經常有人莫明其妙地吼叫一陣氣絕身亡,搞得當時的地方官知縣大人是焦頭爛額、束手無策——因為他破不了那種怪案、無法向百姓交待啊
那個知縣不但沒有破解那種怪事,到最後反而自己也是一陣吼叫,氣絕身死在縣衙之內。
知縣暴死在任上,這種事情當然不小。畢竟大唐已經清平多年,如今竟然發生這種離奇怪事,自然是驚動了他的上司,一位剛直不阿的刺史大人。
那位刺史據說是太宗時的一代名臣魏徵的後人,一向鐵面無私、剛直不阿,頗有其祖遺風。
魏刺史一邊向上具表,一邊親自坐鎮,經過仔細盤查瞭解,發現那位知縣一不是被人毒殺,二沒有刀箭之傷,更不是溺水身亡。所以短時間內也是一籌莫展。
不但知縣大人的死因沒有弄清,反而又有當地很多士紳富豪聯名向魏刺史上書建言,請求他為民作主、為民除害。
原來,當地近來一直是人心慌慌,經常有人莫明其妙地一陣驚叫,然後就倒地不起。這一點兒和那死在官衙的知縣是一模一樣。
魏刺史一聽在他治下竟然有這種詭奇之事,也是吃驚不小。但他自認世間之事,永遠就是正不壓邪,所以他決定親自在縣衙內守夜,看看究竟有什麼東西作怪害人。
那魏刺史一身凜然正氣,又加上曾在軍中為官,所以他手執利劍一把,帶了數個貼身隨從,在縣衙內值守數晚,非要見識一下那個曾害多人的鬼怪不可。
守夜這事,畢竟是非常辛苦的。魏刺史守了幾夜,最後竟然伏在公案之上睡著了,而且他在夢中見到一位瘋瘋癲癲的和尚衝著他大笑,邊笑邊對他念叨著什麼“骷髏王骷髏王,沉睡千年冤氣長;白骨累累幾十萬,化作異形現廟堂;欲要氣散人安寧,速找李氏潞州王”
魏刺史猛然驚醒過來,夢中的那位瘋癲和尚的話仍是記得十分清楚。
潞州王,那可正是大唐宗氏李隆基啊看來這事兒不但蹊蹺古怪,說不定還預示著有什麼大事發生呢
並且夢中那位和尚分明在指點於他,要想解決掉這件怪事,必須上書於潞州王李隆基知悉。
魏刺史稍一思索,認為此事不宜久拖,所以立即命人奉上筆墨紙硯,沾墨懸腕、一氣呵成,將這縣治內的怪事簡明扼要地寫上一本,等到天明立即起身,準備面見潞州王李隆基。
魏刺史來了王府處,讓人通報一下,想要拜見潞州王。沒有想到對方一聽說是魏刺史求見,立即急切地說,快進來、快進來,別駕大人一早就讓人傳令下來,說是今天有個姓魏的刺史,有要事稟報
【第三百五十二章】靈物之謎(15)
【第三百五十二章】靈物之謎(15)
李隆基的門人一聽說來者是魏刺史,一邊將門大開,一邊急切地說,快請進、快請進,我家主人早就在府上專候大人前來呢
魏刺史當然是驚愕不已:魏某我我這前腳剛到他大門口,他潞州王就已經知道,莫不是他在魏某身邊安插有密探不成?就算他信不過魏某而在身邊安有眼線,但魏某昨夜一夢,今早臨時起意前來拜見於他,那密探眼線來也不及告密啊,更何況這並非是什麼軍機要事?
總不會是他李隆基長有千里眼、順風耳吧?
魏刺史心中疑惑不解、忐忑不安地向前走去,卻見潞州王李隆基早已不顧身份出門降階而迎了過來,顯得很是急切的樣子。
見李隆基雖然心急卻並無惡意怒氣,魏刺史也就稍感心安。連忙趨前施禮,與李隆基一塊邁入府內。
落座以後,沒等魏刺史開口,李隆基就欣喜地說,哈哈,魏大人果然是今朝而至啊,本王可是已經等有好久了
魏刺史更加是一頭霧水、摸不著頭腦:什麼果然今朝而至?我魏某來此之前又沒有預約準備,更是沒有提前告知,怎麼能夠說得來“果然”二字呢?
看到魏刺史一臉迷惑不解的樣子,李隆基這才補充道,哦,是這樣的,昨天本府門前來了一個化緣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