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2/4 頁)
、《碩鼠》、《擊鼓》、《式微》、《兔爰》等五十首左右。
曹衝先是點頭,而後又搖搖頭。我明白,繼續問他:“你的意思是看得懂,卻不明白它們好在哪裡,其中的學問深在哪裡,對不對?”
曹衝急忙點頭。曹操也看看這些文字:“這些詩歌都很簡單,我也想問你,它們精奧在什麼地方。”
笨蛋曹操,我在心裡罵一句,臉上卻笑:“大人,您開我玩笑了。殊兒,你來說說,這首《碩鼠》講的是什麼意思?”
曹衝馬上回答:“它的意思就是有大老鼠,把人們辛苦一年地收成全部吃光了,人們非常痛恨它,只有打死它,才能還給人們好的生活。”
我馬上誇獎他:“殊兒說的不錯。那你還能從這首詩歌裡讀出什麼其他的意思嗎?”
第一百七十七章 授業收徒(2)
曹衝點點頭:“它這裡面地大老鼠應該暗指很壞的人或者官吏,他們貪婪成性,使得下面的民眾生活的苦不堪言。民眾就想殺了這些壞人和貪官。”
真的很不錯,我笑著繼續問:“你理解的很好。那除了這些,你還能看出別的嗎?”曹衝搖搖頭。我也不解釋,而是繼續問他關於《小星》等幾篇的理解,曹衝很聰明,基本上都理解了詩歌要表達的含義。
我滿意地聽著曹衝的回答,等這些說完了突然話題一轉,我問他:“先生教你的其他學問都是什麼?比如春秋、禮記等。”
曹衝回答:“這些都是教我們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
我問:“那你都能理解這些嗎?知道如何做到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嗎?”
曹衝搖搖頭:“不是很明白。可只要做到勤學知識,多讀書,懂道理就可以修身養性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事情,先生說要等我們長大以後才會做。”還好,這些孔孟門生還沒有教育他們忠君愛國。要是孔融大人在,必要先教育曹操的兒子忠君才是正途。
想到這裡,我看了曹操一眼,才指著詩經對曹衝說:“那些書可像它一樣,教你具體如何做到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
我這樣一問,不僅曹衝不明白,就連曹操也愣了:“子云,這些詩歌寫的是很美,也很好,可它怎麼會教人具體做……哈,真要是這樣,我們都看懂詩經就可以橫行天下了。”
我得意地笑,這可是我費心血才得出的教育方法,你當然不明白:“這個道理雖然簡單,可真正明白的人並不多。如的師傅就是其中之一,他就是這樣教授趙如學習知識,培養才能的。其實,說穿了很簡單。大人,詩經是什麼?它是民間流傳幾百年的詩歌組合,它所包含的內容上至天子朝臣,下至村夫走卒,大至兩國交戰,軍事行動,小至一戶人家的談情說愛,打架鬥毆,沒有任何一部書有它所表達的內容豐富。而且它所表達是人們最直接,最樸實的思想。所以,無論士大夫推崇的周禮,禮記,孟子、春秋、論語寫的多麼好,多麼深,聚集了多少知識,都比不過這麼直接,這麼現實的反映來的好。況且,那些高深的知識,精闢的理論,甚至包括治理國家的學問,都是從現實中得來的,那些是現實生活中歸納總結的經驗,而詩經就是現實生活的具體表現,它能更直觀,更有效地教人如何治理民眾,如何管理國家。作為一個當政者,所要明白的就是怎樣從民眾口中得知他們需要什麼,抱怨什麼,有什麼要求。當一個國家的老百姓不去報怨而是稱頌自己君主的時候,這個國家才會強盛、富裕。”
看著曹操父子都很專注地聽我解說,我也不客氣,繼續給兩人當先生:“你們來仔細閱讀這幾首詩歌。《小星》表面上說地是一個小官吏哀嘆自己命苦,比不上別人地生活寬裕幸福,實際上卻反映出任用官吏上造成的不平等,底下小官吏辛苦一生也得不到安穩的生活,而上面許多官吏卻不怎麼做事就享受生活。它教我們,君主在任用官員的時候,要合理分派他們地職責,要讓每個人的才能在得以發揮的情況下,還要做到多勞者多得賞賜,不勞者絕對無所收穫,這是任用人才之道,是御下的本領。《擊鼓》表面上是寫士兵因為主帥決策的失誤而產生怨恨,實際上卻是很明顯的對久拖不下或者長期征戰計程車兵情緒的描寫,正合兵法所說的勞師遠征不利,出師太久不利,頻繁用兵是兵家大忌等說法。它教我們的就是為帥為將之道。《式微》《兔爰》表面上是說民夫差役繁重,抱怨不得早些歸家,抱怨生不如死,實際上是提醒君王不要過多驅使百姓,徭役繁重就會引起民眾怨恨,就會激起他們地反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