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明顯的黏液!”我說。
“可是正常人,這裡也會有黏液啊。”肖大隊面色有些尷尬。
“正常黏液應該是清亮透明的。”我一邊說,一邊用幾根棉籤把會厭部的黏液提取下來,“而這個是乳白色的。高度懷疑是精液,趕緊送檢!”
隨後,我又從死者屍體胸腔內取出上次解剖就取下的右肺,仔細觀察。
右肺有明顯的壓縮改變,是因為大量出血,以及胸腔內負壓環境被破壞,導致肺部壓縮。右肺上有很多破裂口,也都呈現出一種較扁平的橢圓形。右肺靠近胸壁這一面,有十幾處破裂口,較為密集;而右肺靠近背側的那一面,也有近十處破裂口,較為分散。從立體上看,這十餘處創道應該是扇形圓弧面,距離創口近的密集,而越遠越發散。看起來,還真的有點兒像霰彈槍的創面。
我用一個止血鉗逐一探查肺臟的創道,它們大部分都貫穿了全肺,也有幾個沒有穿破肺臟。每一處創道里,都能用止血鉗帶出來一些細小的黑色碎末。我把這些碎末都擦拭黏附在一張濾紙上,小心疊好,放進了物證袋。
我把整個心肺拉離了胸腔,暴露出後胸廓。在後胸廓上彷彿可以看到一些散在的小裂口,但都僅僅到胸廓,並沒有穿透胸腔。
我又用止血鉗一一探查這些小裂口,這些小裂口基本都是到肌肉層為止,有的小裂口也存在於脊柱上,甚至可以看到脊柱上露出的白色筋膜。
我一手拿刀、一手拿止血鉗,把位於脊柱上的小裂口逐一切開來,分離了裂口周圍的脊柱前筋膜,暴露出脊椎的椎體骨質。
在其中一個小裂口下方,我發現了椎體上有一個明顯的凹跡,是椎體表面骨皮質骨折的痕跡。這處骨折周圍的骨質、筋膜和肌肉裡都沒有發現黑色碎末。
“解剖檢驗差不多到此為止了。”我說,“死者身上的損傷很少,資訊量也很少。”
“你看,有什麼意見嗎?”肖大隊說。
“意見是有,不過,還是需要進一步的工作才能印證。”我說,“一會兒,我要去市局技術室,用一下你們的實物比對顯微鏡。”
“看黑色粉末嗎?”陳詩羽冰雪聰明。
我點點頭,說:“這兩天大家都辛苦了吧?你們都休息吧。給我一晚上的時間,我也思考一下。還有,林濤那邊也需要時間工作。至於趙大壯,既然羈押期限也已經到了,我建議你們放了他,不放心的話,可以派人跟著。”
“看起來,你覺得不是趙大壯乾的?”肖大隊說。
我聳聳肩,說:“到目前為止,我確實是這樣覺得的。”
“那,我們就等明天早晨的專案會了?”肖大隊有些不安。我點點頭,卸下解剖裝備,帶著陳詩羽和大寶趕往了市局技術室。
9月17日早晨8點,專案會準時召開。
“目前,嫌疑人趙大壯已經被釋放。”錢立業局長說,“我們沒有掌握任何證據,可以證明他殺死了自己的妻子。但是,這不代表案件陷入了僵局,我認為反而開始迎接新的希望。就在專案會開始前半小時,我接到了通宵加班的市局DNA室同志的電話,在昨天補送的檢材裡,檢出了一名男性的DNA。”
“真有?”肖大隊說,“是會厭部提取的乳白色黏液嗎?”
錢局長點點頭,說:“但是這個案件中,還是有很多疑點要去查,也需要更多的偵查指向,讓我們能夠找到DNA的主人。秦科長,你先說說吧。我們現在尋找涉槍可能的嫌疑人,對還是不對?”
“不對。”我說,“死者身上的損傷,不是槍彈傷。”
“啊?”會場一片譁然。
“怎麼可能不是槍彈傷?”肖大隊說,“不是槍彈傷,為何創道是發散狀的?為何只有一個創口和多個創道?”
“一個面板創口,多個發散狀的體內創道,不只是槍彈傷才會具有。”我說,“無刃刺器也可以形成。”
“什麼叫無刃刺器?”陳詩羽低聲問道。
“無刃刺器就是隻有尖、沒有刃的刺器,比如螺絲刀,比如鐵釺。”我說,“當這些無刃刺器刺入死者體內後,會在面板上形成一個創口,體內形成一個創道。無刃刺器再被兇手往回拔,但不拔出體外,繼續往下刺,就會在原有的創道之外形成另一個創道。就這樣,反覆地刺,卻不把兇器拔出來,那麼就會形成一個面板創口,多個體內創道的損傷了。”
“可是,創口的周圍是隆起的啊。”肖大隊說,“這不是槍彈創的特徵嗎?”
“我先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