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頁)
出。
宋軍大亂,杜焦只顧著逃跑,哪裡還管得到手下士兵。五萬士兵,在蒙古人的衝擊下,竟被殺得大敗。等這一戰結束後,宋軍被殺七千餘人,被俘萬餘人。張弘正以五千士兵大勝十倍於己的敵人,也算創造了一個奇蹟。
壽寧之敗,二十餘萬宋軍計程車氣受到沉重打擊,軍營裡到處都在傳說著蒙古人的可怕,士兵們的信心跌落到了最低點。
張世傑大怒,他本想斬了敗軍之將杜焦,但這杜焦卻是丞相陳宜中的心腹親信,陳宜中專門派人來保他,張世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已被押上法場的杜焦,洋洋得意的從自己面前走過。
為了挽回頹勢,張世傑集中優勢兵力,以十五萬大軍對壽寧發起反攻。這一戰略很快收到了效果,張弘正眼看宋軍勢大,自己力薄,不敢交戰,遂放棄壽寧,暫時後撤。
奪回壽寧的張世傑大喜,一邊向朝廷請功,一邊整頓地方,防範元軍。隨後,陸秀夫也帶著援軍參戰,這讓張世傑底氣更增。
張世傑和張弘範本是同門叔侄,但一個為宋朝盡忠,一個為蒙古韃子效力,在戰場上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敵,都想置對方於死地而後甘心。
其後好訊息又再傳來,宋軍水師在水戰中取得勝利,海戰中蒙古人被殲滅十餘條大船,上千蒙古士兵沉屍海底,一切都似乎在預示著宋朝即將取得勝利。
三月初十,張弘範統率主力與先鋒張弘正匯合,他不但沒有怪張弘正放棄壽寧的做法,反而還大大讚揚了張弘正在敵強我弱時表現出的冷靜頭腦。
張弘正這還是第一次得到兄長的誇獎,這位都元帥對部下要求極為嚴格,大軍出征前,張弘範特意告誡其弟要勇敢作戰,謹慎從事,表示自己不會因私情稍假寬縱。兄長的誇獎也讓張弘正信心大增。
為了麻痺敵人,張弘正以為自己過四十壽誕為由,命令部下找來了一班戲子,軍營中徹夜鼓樂不停,又讓部下飲酒狂歡。宋軍見狀,果然放鬆了警惕,就連張世傑和陸秀夫,也按照常理認為元軍不會在這個時候進攻。
但讓張世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夜裡,張弘範卻突然調集所有兵力發起總攻。此時絕大部分的宋軍尚在睡夢之中,猝不及防間,哪裡是蒙古人的對手,只看見軍營中火光沖天,蒙古騎兵往來衝突,宋軍士兵慘叫聲不絕於耳。
連盔甲都來不及帶的張世傑匆匆從營帳出來,竭力指揮部下抵抗,但此時宋軍已亂,只顧著拼命逃命,再也沒有人聽從他的指揮。
同樣衣衫不整的陸秀夫一看到這樣的局面,馬上知道敗局已定,他長嘆一聲,對張世傑說道:“元帥,不行了,韃子突然襲擊,我軍已亂,現在應該立即收攏殘部,退往泉州!”
張世傑自責地說道:“都怨我,都怨我,怎麼會中了張弘範的詭計,我辜負了陛下和太后的厚愛,萬死難辭其罪!”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陸秀夫拖起張世傑就走:“此戰一敗,元軍兵鋒必然直指泉州,陛下的安危還等著我等去衛護,快些走吧,元帥!”
這場戰鬥一直打到天亮,最後以元軍大勝而結束。二十餘萬宋軍,戰死無數,敗兵向泉州方向撤退而去,壽寧全境都落到了張弘範手中。
壽寧前後兩次戰鬥,宋軍損兵折將,戰死四萬餘人,被俘二萬。以二十八萬之眾,對元軍八萬,慘敗如此,一時福建人心動搖,大批百姓都做好了出逃的準備。不少官員已經開始考慮向蒙古人投降,以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泉州朝廷亂成了一團,先前的信心蕩然無存。大量官員紛紛以各種理由請求辭去官職,哪裡還有半分抵抗下去的決心。那楊太后每日只能抱幼小的皇帝,以淚洗面。
等張世傑、陸秀夫敗退回了泉州,請求治罪的時候,楊太后哪有這個心情,又值用人之機,只能好言安慰,讓他們盡心擔負起保衛泉州的重任。
當朝廷都在討論著是戰是跑的時候,開國子,福建節度使王競堯站了出來,他知道這個時刻,是自己和天衛軍出面的時候了,為大漢族而戰的光榮時刻已經到來。
第九十九章 出擊
“有再敢言逃者,乞請太后斬之!”來到朝堂上的王競堯第一次穿上了全身的盔甲,厲聲說道:“這些都是亡國敗家之徒,我軍雖敗,尚有天衛軍在,誰敢逃跑!”
自從朝廷復辟後,一貫行事低調的福建節度使王競堯這還是第一次厲聲責罵朝廷官員,未免讓人吃了一驚。
陳宜中是竭力主張逃跑的,此時被王競堯責罵,心中大是不快,冷笑著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