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 頁)
,我也總算對日本忍者有了點正確的認識。原來以為忍者都是超人,說穿了也就一點都不神秘了。山岸家族是服部半藏正成的二兒子——服部正重之後。正重當年因為妻子孃家涉嫌叛亂受到株連,遭到流放的處罰,最後窮困潦倒的客死異鄉。
幾代之後,他們放棄了“服部”這個姓,以山岸為姓,想回去祖宗的故鄉。不料被驅逐出來,只能在大阪落地生根。
“那你為什麼說你們和我同宗同源?”我用漢語問道,既然有了翻譯,我不願意再說日語。
“啊!那是因為服部半藏正成也是中國人啊。”老頭開始解釋日本忍者的起源。照他的說法,日本忍者是從中國三國時代五行術中演化而來。服部家本姓秦,正是三國時的吳國人。當時的日本比朝鮮還要落後,十分歡迎中國和朝鮮的移民。
不過當時日本政府稱這些人為“歸化人”,雖然歡迎,但依舊歧視,幾乎不可能進入上層社會。老頭說到這裡的時候,放慢了語速,似乎在看我的反應。我淡然一笑,島夷之國的狹隘不論何時都是一樣的。
在德川家族第四代將軍德川家綱時代的延寶四年,甲賀忍的隱士藤林保武結合中國和日本歷代名將的思想與武學精華,參照《六韜》和《孫子兵法》的內容寫成了集忍道、忍術、忍器於一體的忍者究極修行指南。並參照中國古籍《文選•;左思•;吳都賦》中的“百川派別,歸海而匯”思想,將書命名為《萬川集海》。
自此,此書成為日本所有忍者的教科書。
我模模糊糊想起一些關於日本女忍者的故事,突然發問道:“單清小姐也是忍者嗎?”
單清還沒有反應過來,老頭倒十分著急地操著蹩腳的漢語搶道:“不是的,不是的。前輩,她絕對不是忍者。”
我十分好奇他的反應如此激動,即便是忍者我也不會說什麼。不過這個老傢伙居然聽得懂漢語,剛才裝了半天!不禁問道:“你會漢語?”
老頭很尷尬,道:“一點點,只會一點點。”
或許他不願意說漢語正如我不願意說日語,我也不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又問:“你剛才那麼激動幹嗎?”
“我、在下、剛、表”老頭用漢語結結巴巴地說道。我只好打斷他,讓他用日語說。這麼一來,他倒是如釋重負,道:“在下剛才急欲表明山岸家是完全遵守誓約的,我們沒有踏上過唐土地一步。”
“什麼誓約?”我不知道誰能讓小日本發這樣的誓,而且小日本還不敢違背,起碼錶面上不敢違背。
“呃,那是在日俄戰爭時期。”老頭看到我面容不善,一時不敢說下去了。那場戰爭是日本和俄國在中國的土地上打的,搶的是中國東北地區的利益歸屬。滿清政府居然宣佈中立,這也該算是百年國恥!我剛才聽到這裡不禁皺了皺眉頭,是故老頭有些害怕。
“說下去。”
“是。當時,我們日本人戰事吃緊。明治天皇秘密釋出了動員令,號召所有的日本忍者赴滿洲參加戰爭。”見我面無表情,老頭繼續道:“我們忍者是隻聽從主人的號令,並不買天皇的帳。”
這個倒是真的。日本忍者從接受訓練就開始接受對主人的忠誠教育,他們是各領主的私有物品。和日本武士不同,所有日本武士在名義上都是為天皇而戰的。不過這也是極度不公平的地方,雖然忍者具有比武士更高的忠誠度,但是不論地位或者待遇都不及武士。
僅就“鬼半藏”為例。他侍奉德川家康多年,可謂是黑白道俱通的忍者。他無數次拯救過德川家康的性命,還多次揮戈上陣參加三河軍團的征戰。半藏的一生可謂是忍者最輝煌的典型了,自他之後,凡能得到“半藏”名號,那是一個伊賀忍者畢生的追求。就是這麼個傳奇人物,臨死時的俸祿也只有八千石而已,只是同等功勳武士出身將領待遇的零頭……
武士是領主的家臣,忍者是領主的家奴……一點不假。
老頭繼續說道:“但是明治時期,忍者已經敗落了,越來越多的流派失去了傳承。當時,忍界的元老聚在一起,最後決定借天皇的號召,重振忍者的威名。各家都派出了大量的高手,前往滿洲。”
我搖著調羹看著他,他擦了下汗,道:“但是並不為他們所知的,忍術在唐土並沒有失傳。五行術成為道教的一門,繼續流傳了下來。當時前往滿洲的忍者仗著自己的力量,橫行無忌,終於導致道教五行派的打擊。此時,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忍術是何等的淺薄。無奈之下,為了保證這點淺薄的忍術能繼續傳承下去,他們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