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部分(第1/4 頁)
總有一天,女人也能夠掌握這天下間的權柄,不再是被依附在男人身上,被男人左右生死好壞。
“小安,你是不同的。”魏氏的面色堅毅,這一句話像是對蕭安說,也像是對自己。
蕭安的難受也沒有多久,又開心起來了,“所以這是,跟蠻子談得如意了?”
魏氏點頭,“跟蠻子談得如意,所以陛下就下定決心,還是讓你嫁人算了。”
蕭安道:“他也不怕蠻子們使壞,跟大慶打了多少年了,前朝不也和議過,結果呢?”
結果是差點毀了這個江山,魏氏道:“可陛下擔心什麼呢?在你把謹安推出來,讓世人見到他的厲害之後,在你替他剷除九關的隱患之後,他這江山就已經穩了。”
所以就算蠻子不可信,邊關也用不著蕭安了,何況蠻子給朝廷的必然是又十足的誠意,才讓皇帝下定決心。
蕭安很少去記恨一個人,皇帝覺得她沒用了就捨棄了她,不開心一會兒也沒什麼好氣的了,皇帝跟她本來處的位置就不一樣。
就像她,當初決定要把程謹安推出來舍了自己一樣,誰都會有取捨,為的其實也是更好。
想著要是等蠻子們走了之後,那些朝臣們時不時的來尋自己麻煩,其實這樣也沒什麼不好,自己也沒興趣跟他們算計這算計那的,都是大慶人何必呢。
“可皇后娘娘是什麼意思?就是陛下下旨賜婚,那也得這道旨意發得出來才行。”蕭安道。
誰不想跟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可這也要有可能才行。
皇帝給太子賜婚,寫聖旨的人,給聖旨加印的人,發聖旨的人,送聖旨的人,一道聖旨要發下來可沒有那麼容易。
魏氏看著蕭安,笑著道:“對,聖旨是發不下來的,陛下也不會發。”
蕭安挑眉,魏氏接著道:“剩下就是你們自己的事情了。”
怎麼讓朝臣同意,怎麼讓宗室同意。
魏氏當然有能讓兩人在一起的辦法,可憑什麼要自己的女兒來犧牲。
是太子想娶她的女兒,是皇帝皇后希望蕭安嫁給太子,這並不是她們母女強求的。
魏氏道:“以後的路總要自己走的,這一件事,就讓我們這邊長輩好好看看你們的本事如何?”
太子沒想到自己本打算上門先去拜見魏氏的,結果卻從皇后嘴裡得知此事竟在兩家挑明瞭。
“可父皇也下不了旨,母后何必挑明瞭。”太子當然也想得到這一點來。
挑明瞭,最後成不了,倒還不如不挑明瞭。
皇后看著太子,自己兒子的心思,當母親的還是能猜透一兩分的,就道:“你為了她把婚事拖了這麼多年,她若真心心悅你,這門親事就定然能成。”
可怎麼能成,皇后卻是沒說。
兩人碰頭,蕭安沒說兩家挑明的婚事,而是道:“那些蠻子可還老實?”
太子之前負責了與蠻子和議之事,此回也跟著負責了,就道:“開始自然不老實,可朝廷裡難不成就對付不了他們那些小把戲?反正時間還長,他們總比我們急。”
他們開春的時候,要拿不出跟大慶換的好處回去,就算在部落裡管事的是他們的兒子,只怕部落裡的首領也得換一換了。
蕭安當然明白這一點,就笑著道:“一群蠢貨。”
要挑準了繼承人,派個兒子來就差不多了,又何必非要自己來,也無非是放不下自己手中的權利罷了。
兩人又嘰嘰咕咕的說了會兒蠻子的事情,太子負責和議,與蕭安說的也就是和議的條款,而蕭安對蠻子的瞭解最多。
兩人互換了一番情報,商量了一番怎麼坑蠻子之後,誰也沒提父母都知曉了的事。
隨後便也無大事,不知不覺就到了過年,因永定侯府有魏氏在,今年過年就格外熱鬧。
蕭安看著熱熱鬧鬧的侯府,感慨道:“還是得有人才行啊。”
像她自己,要一個人在府上,就由著下人們去算了,定然不會像如今這般歡喜。
魏氏從外面回來,蕭安趕緊上來扶著魏氏,嘴裡嘮叨道:“娘你的肚子都這麼大了,還到處跑什麼跑?”
魏氏拍了拍蕭安的手,安撫道:“還早著,別怕。”
魏氏見蕭安生氣,就又笑著道:“你又沒成婚生過孩子,我當孃的還沒你明白?”
這話要換個意思說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了,蕭安差點被氣死。
蕭安只得道:“娘今天又去東西市裡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