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4/4 頁)
起茶杯道:“平東緊鄰堤岸和市區,有資金有銷路有市場,能搞起來很正常;頭頓本來就是大港。隨著另外幾個工業村建設。船舶建造、碼頭裝置和工程機械製造業初見成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峴港工業村背靠會安。薄寮華人原來就不少,各有各的優勢。
第二批工業村中河仙沒問題,與富國島隔海相望,與柬埔寨接壤,無論辦廠還是做生意都不會差到哪兒去。朔莊、芹苴、龍川和金鷗就不一樣了,尤其金鷗那個‘爛泥尾’,要什麼沒什麼。”
兩位老爺子在商言商,說得全在點子上。
從自然資源、市場和海陸交通等角度上看。鐵路和一號公路沿線的順化、廣義、歸仁、綏和、芽莊、大叻、潘切、邊和等城市都比南部合適。
然而,工業村計劃不能光考慮商業,更要考慮到安全,更要著眼於未來。
李為民順手帶上房門,微笑著解釋道:“爸,劉叔,我們之所以搞南部大開發,歸納起來有幾個原因,一是南部幾個工業村太散,富國島特區更是孤懸海外。如果不把第二批工業村建在南部,配套行業很難發展起來。起不到輻射帶動作用;
二是中部沿海城市雖然各方面條件好,但牽涉到太多人利益,其它不算,光土地徵用補償所需的資金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再就是出於安全考慮,南部大開發成功之後,金鷗半島基本上就穩定了,有幾百平方公里的戰略縱深,富國島、迪石、河仙和金鷗核心區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證。”
劉敬暉看了看地圖,點頭道:“開發中部沿海城市像擺長蛇陣,鐵路線和一號公路一但被切斷就首尾難顧,一大塊肯定比一條線好,關鍵南部沒基礎設施可言,前期投入估計需要不少資金啊!”
朔莊和芹苴稍好一些,再往南的建江省真正的一窮二白。
金鷗角更不用說了,被稱之為“爛泥尾”,交通不便、環境惡劣,停戰前一直是越盟游擊隊的基地。
李為民笑了笑,指著地圖道:“各方面條件不好,基礎設施薄弱,對我們而言相當於一張白紙,在白紙上畫畫要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經過一年肅清,越盟組織基本上被摧毀了,並且遠離北越,沒那麼容易被滲透。
只要我們展開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只要吳廷練回來之後監督好正在進行的土地改革,那麼,下六省的變化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