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第1/4 頁)
“也許鐵勒人正希望我們追擊呢。”魏徵說道。他擔心易風感情用事,冒然追擊,會有被鐵勒人翻盤的可能。
易風仔細的研究著沙盤。魏徵說的沒錯,冒然的出營去追擊,是很冒險的。而且就算出營去追。不但有鐵勒人回擊的可能,而且若是鐵勒人真要跑,他們也很難留的下來。其實舍河和落馬河是兩條平行的河流,兩條谷地相距也並不遠,如果算直線距離,也許兩條河谷之中只相距二十里左右。同羅人要撤退,他們從舍河向東出谷。然後進入落馬河川,其實是等於又調頭往西。同羅人繞上一圈,跑上一百多里地。也就是在現在位置北面二十里處。可這種山地裡,只能按各個河谷川地行路,很多谷地看似並行相距不遠,可卻隔著高山險峰。根本不可能直接跨越。
“蘇支俟斤。從我們這裡,能不能直接跨越舍河川與落馬川之間的山嶺?”易風指著兩川之間的那數十里山嶺問道。
蘇支對於松山附近的地形很熟悉,看到隋人的沙盤時相當的驚訝。從這沙盤上看,舍河川與落馬川隔的真的很近,難怪易風有那樣一問。他很容易就想到易風話中之間,如果兩川之間真的有小道捷徑的話,同羅人跑上一百多里地,而懷荒軍卻不需要順著河川跑。直接橫跨二三十里就能馬上攔到同羅們的前面去。
不過對於易風的這種期盼,蘇支最終還是搖了搖頭。
“山間的小徑不少。但只是些獸徑小路,獵人們打獵時能走,卻不適合大軍透過。”蘇支回道。
那樣的獸徑小路,對於一支大軍來說,意義不大。易風雖然目的是要抄捷徑到同羅軍前面去攔路。可那樣的小路,人能過去,後勤輜重卻很難過去。別說戰車過不去,甚至將士們的鎧甲等也很難帶過去。如果只是空山翻山過去,那有何意義。而且現在是冬季,大雪封山,就算輕裝翻山,都不一定能成功。
易風皺了皺眉頭,如果只能在後面咬著同羅人,這仗卻是不好打了。易風是不太願意跟在同羅人後面緊追不放的,他更期望的是能夠繞到同羅人的前面去,用懷荒軍更熟練的工事陣地,來阻擊鐵勒人。
“易帥想繞到鐵勒人前面去?”蘇支問。
“同羅人雖然折損千餘騎,但實力依然不容小覷,若我們在後追擊,一來很難留下他們,二來若他們轉身反擊,對我們壓力不小。但若能繞到前面去,憑藉著松山一帶的川穀地形,就能跟同羅人打阻擊陣地戰,發揮我軍優勢。”易風點頭道。
蘇支沉吟片刻,“若是如此,我倒覺得並不是全沒機會。”說著,蘇支伸手指向沙盤。“這裡。”
蘇支所指的地方是舍河川南面的一條川穀,同樣是並行的一道川穀,兩谷之間相距大約三十里。
“這是猴頭川,川穀中有一條旱河,只有春夏之時才有一條河,秋冬之時乾旱斷流,不像舍河、落馬河一樣是長流水。這條川穀東面川口直達松山帳,西面卻有多個岔道口,連通多個川穀,其中就連通我們現在的舍河川。從現在我們的位置向西行二十里,然後從那裡的岔道轉折向南行二十里,就到了猴頭川了。再一直向東一百里,就出川了。”
隨著蘇支的指點,易風也明白了蘇支的意思。出了猴頭川,就是落馬河,而在這裡逆河而上大約四十里,就是落馬河與舍河的東川**匯處,這裡也正是舍河川和落馬川的東川口。易風想抄近路去落馬川攔截同羅人的捷徑沒有,但向南走猴頭川卻是可以繞路去堵住舍河川的東谷口的。
不過這裡卻還有一個問題,同羅人現在的位置距離舍河川的東川穀口也就七八十里路,而懷荒軍要想繞路去堵舍河川東谷口,卻得繞一個圈,前後差不多一百八十里路。算起來,得比同羅人多跑一百里路。
雖然有一百八十里的路途,可易風此時臉上卻露出了笑容,他轉頭看向魏徵。
魏徵盯著這條一百八十里的路線,沉思良久,最後一拳砸在左手心裡,大聲道:“我看行!”
ps:今天腰疼發作,難受的坐不住,哎,腰子要不保啊。
第197章鐵馬金戈
日暮黃昏,舍河川中,大約一千名鐵勒同羅部的戰士,分成數個佇列在嗚嗚的號角聲中,輪流賓士向西川口上的隋營。他們輪流衝上去,遠遠的在馬上馳射放箭,然後又迅速的退回,就算是完成一次進攻。面對著隋軍的超強長弓,這些鐵勒豹騎非常聰明的散的很開,而且也不再直衝濠溝,只是憑藉著自己的精湛的騎術馳射。
隋營三座營寨的長弓手們面對著鐵勒同羅騎兵這種稀落落的散開騎兵陣形,也沒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