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1/4 頁)
魏徵就是一個旁聽士子,不過魏徵的名氣在旁聽士子中不小,這是一個才氣皆名之人。既然他敢在信中說易風曾經數次去河東聽課,那就極有可能是真的。不過如此一來,卻讓他對這個突然冒出來的易風越發的迷糊起來,有人說易風是個馬賊,有人說他是個孤兒,也有人說他是皇孫甚至是皇子,各種傳聞紛芸,但這個人卻短時間內生生在塞外拉起了一支不小的勢力,引得天下側目。馬上就要去懷安了,懷安緊靠著懷荒,對於這位未來鄰居,他確實有些好奇。
對於易風究竟是太子嫡子,還是晉王私生子,或者皇帝私生子,房玄齡覺得還是晉王私生子更靠譜一些。
“此事為父也是弄不明白。”房彥謙搖了搖頭,撫了撫長鬚,“獨孤後性烈善妒,想當年天子臨幸尉遲氏,轉眼獨孤後就將其杖死,氣的皇帝負氣出走,還得楊素和高潁策馬追回。雖然自那次後,皇后不得不放寬了些,為皇帝選了江南的陳氏和蔡氏,可也是近年之事。十八年前,卻是絕不可能讓天子有私生子的。”獨孤氏的厲害是天下皆知的,身為堂堂天子的楊堅,至今只有五子五女,而且全都是與獨孤氏所出,光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獨孤皇后的厲害了。連偷偷臨幸一個宮女,一經發現宮女都會馬上被杖死,更不可能有私生子了。
“不過無風不起浪,就看天家到現在也並沒有馬上清除謠言,那麼這易風倒真的極有可能是皇室遺落在外的皇孫。至於他究竟是晉王私生子還是太子嫡子。。。”房彥謙想了想,“按理說極有可能就是太子之子,但不太可能是元妃所生,應當是太子在外的私生子。”房彥謙這樣說也是有根據的,當今太子楊勇在這方面可是有前科的,雲昭訓就是他在外面野合的外室,現在的長子就是他和雲昭訓在外野合私生,最後帶入宮中的。
房玄齡突然發現一個問題,“兒記得太子長子儼的封號是長寧王,如今這易風新得爵位不就是長寧公?這。。。。”
經兒子一說,房彥謙也馬上發現了這個問題,太子長子封號長寧郡王,而這易風如今的封號是長寧郡公,這難道是巧合?或者說,這裡面真的有什麼玄妙?
“易風,易風。。。”房玄齡輕聲念著這個名字,心裡竟然對即將遠赴懷安赴任有了幾分期待起來。
第181章撤軍
武州總管府如今轄下的州鎮戍烽兵馬總計將近三萬人,雖然其中包含了後勤輜重醫療工匠等輔助兵種,可這數目依然是讓人驚歎的。魏徵編纂的武州戶籍簿上,如今有口三十二萬餘人,加上外來的商販工人等流動人口,有近四十萬人。可軍民比例,依然達到達十一比例,比例之高讓人咋舌。
如此數量的兵馬,在保證了懷荒的安穩繁榮持續的同時,卻也讓後勤的壓力保持在極高的警戒線上。若非懷荒前期的繳獲,加上如今懷荒邊市的繁榮,以懷荒這個半耕半牧的半乾旱邊塞地區,根本就養不起這麼多軍隊。凌雲保持著一支高達三萬人的大軍,對士兵的待遇卻是極高。比起此時中央軍的府兵均田自耕,農時種田,閒時訓練,戰時還得自備武器的模式,武州軍不但裝備更加精良,同時月俸月糧也更豐厚。就算和拿糧餉的邊軍地方鎮戍兵來說,也是豐厚無比。
高薪養軍,武州軍計程車氣自然也是極高的。比起那些半耕半戰的府兵,懷荒軍的訓練強度更高,如今武州實行七曜歷,武州軍也和各官衙一樣,實行一週七天休沐兩天、操練五天的制度。可就算一週操練五天,也遠比那些中央軍府兵們一年只操練三月要強的多。更何況,武州軍的伙食,凌雲從不克扣小氣,哪怕糧食壓力向來極大,可軍中士兵每日都是實行三餐制,不光米麵管夠。每人每日有二升米的標準,甚至每天還有一餐肉吃,甚至還有新鮮的蔬菜蛋類副食品供應。吃的飽吃的好。加上足夠的訓練時間,科學的訓練方式,武州軍雖然大多數士兵最初來自各行各業,五湖四海,可如今都已經初步脫胎換骨,身強體健。
就算比起邊軍的職業鎮戍兵就更強了,鎮戍兵雖然是常備兵。可他們的成份卻很雜,不比府兵都是良家子,鎮戍兵有許多都是囚徒甚至是各部族戎狄。商人、贅婿,賊籍人。他們戍守邊鎮,更多有充軍發配的形式。對於這些戍兵,他們的待遇自然好不到哪去。普通士兵年俸只有二十四貫左右。甚至這每月兩貫錢還很難領足,基本上都是隻能按八成領,並且這八成還只有三分之一拿錢,剩下的要用各種實物代發,很多時候,發的更多的是些壓倉底的陳舊糧,浸過水的絹布等。就是每天的吃食,也很少有足量。一天二餐,少量醬菜。幾乎沒有副食品補充。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