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第1/4 頁)
首詩立馬看出不凡來。“好詩,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愛妃,這首詩是何人所作?朕竟然一時想不出來,究竟是哪位大家有此風格之作。”
“當然是長寧郡公了,這畫這字這詩,皆是長寧郡公之作。賤妾原本聽說長寧郡公流落民間,曾經是北方綠林中的豪傑,還以為只是勇猛能戰的小將,卻不料,原來竟然還是位博學多才的全能。都說長寧郡公曾經在河東大儒文中子門下學習,看來傳說不假,河汾門下果然藏龍臥虎,文中子雖然年輕,確實是堪稱一代大賢儒者。一位流落草莽江湖的皇家子弟,竟然學得不比宮廷教育差的高深本領,真是了得啊。”陳氏這番話雖然聽起來是在稱讚河東大儒文中子王通,可實際上卻是在讚揚長寧郡公易風。
寧遠長公主陳慧兒先前也聽說了這位突然冒出來的皇長孫,知道皇帝和皇后對這位皇孫觀感不錯,雖然沒正式認祖歸宗,可卻已經得封長寧郡公,並一舉成為武州總管、刺史,還獲得大將軍勳位。不過陳慧兒雖然聽說了關於易風的這些傳聞,但一開始並沒有怎麼感興趣。畢竟,這是位在外的皇孫,跟她的生活發生不了交集。不過就在昨天,她對於易風的態度卻完全轉變了。
昨天,皇孫楊昭和妻子河南王妃崔氏一起入宮拜見皇帝和皇后,崔氏拜見了皇后獨孤氏之後,也上門前來拜見了陳慧兒,並送上一份禮物。一開始,陳慧兒倒沒怎麼在意,只以為這是一次尋常的拜見而已。結果,崔氏向她暗傳了一封秘信。信竟然是姐姐樂昌公主寫來的,這讓她大吃一驚,當初陳國滅亡,陳國的公主也都被押往長安,公主們最後被天子和平陳將帥們瓜分。陳慧兒和幾名姐妹進了皇宮,而樂昌公主卻被賞給了楊素。不過沒多久後,她在宮中聽聞,姐姐樂昌公主的駙馬以一面破鏡尋到了大興找到了姐姐,然後事情被楊素髮現,楊素為二人情深感動,特別成全之美,將姐姐送還給了駙馬徐德言。之後,她就再沒有聽過二人的訊息了。
不料,多年之後的今天,她竟然再次收到了姐姐樂昌公主的信。那上面的字跡正是她記憶裡姐姐的字跡,除此外,隨信還有一件信物,一隻金釵,那是當年父皇賜給她們姐們的,諸位姐妹們一人都有一支。這金釵十分奇特,她一眼就認出來了,上面還刻著姐姐的小名。每個公主的釵上,都刻著各自的小名,這絕不會有錯。確認是姐姐的信後,她認真的讀了信,才突然發現,原來破鏡重圓是真的,但他們不是楊素成全送走的,而是徐駙馬救走的。然後徐駙馬說他開皇三年在長安救下帶回了的那一個小孩子,她們都見過的那個孩子,竟然就是如今大興中四處傳說的長寧郡公易風。一番奇特的經歷後,姐姐告訴了她另一件重要的事情,當年駙馬在建康攻破時救走了後主的一個女兒陳婤,後來一直跟她們生活在契丹,如今已經嫁給了易風。
除了這封信,樂昌公主替易風送來了一大批禮物,只要他憑那支隨信寄來的金釵到京師的一家客棧中,就能去提取那批隨信附上的禮單中的禮物。
陳慧兒沒有想到多年之後還能再聯絡到失蹤的姐姐,也沒有想到,姐姐姐夫竟然還帶著一個小侄女逃離了中原,更沒想到,皇帝新找到的嫡長孫竟然跟姐姐姐夫還有這麼一樁關係,更料不到,侄女還嫁給了易風。當然,這一切都沒有這封信居然是河南王妃送來的那麼讓她更驚訝。河南王妃是晉王長子的妻子,而易風則是太子丟失的兒子,陳慧兒雖在宮中,可也知道太子和晉王關係緊張,為何現在姐姐的信件卻是由河南王妃送來的?這讓她驚訝不已,心中也不由的產生了許多懷疑。不過她聽是把懷疑都放在了心底,樂昌是她姐姐,陳婤是她侄女,易風如今也是她的侄女婿了。樂昌寫信聯絡陳慧兒,最主要的還是希望陳慧兒能在宮中給予易風一些幫助。樂昌也是剛知道,妹妹已經成了楊堅的貴人,在宮中地位不凡。因此,想要藉助她在楊堅面前的地位,替易風說些好話,打探些訊息。
對於這些,陳慧兒沒有拒絕的理由。以前,她一直呆在掖庭宮中,沒有力量。但是現在,她在皇帝面前很得龐,不論是太子還是晉王,或者蜀王漢王他們幾兄弟,如今都要送禮籠絡他。她也正在想辦法,想要把國破後,被隋朝安置於隴右邊疆各地上的那些陳氏族人解救出來。現在知道了樂昌和陳婤的情況,她是樂於幫人的。而且內心裡,她也覺得這突然出現的侄女婿易風其實對她也是一股助力的。
第237章君無戲言
易風請陳慧兒幫的第一個忙,就是向皇帝進獻這副長畫。
易風沒有自己直接把畫獻給皇帝,而是轉彎抹角,把他入懷荒之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