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頁)
低等軍戶,軍鎮漸淪為流刑罪犯的發配地,官員將領的失意貶謫之所。特別是都城南遷之後,北方六鎮的經濟也趨於崩壞,最終爆發了終結北魏政權的六鎮百萬大起義。北魏因此而滅,分裂東西魏。最終為周齊對峙而立。
北周北齊之時,北方東西部大戰不止,雙方都在河東和河南一帶爭奪。而在更北方的原六鎮之地。此時已經因為突厥崛起,柔然式微,這些地方最終被突厥人實際控制。昔日的繁華邊鎮,一個個廢棄,突厥狼騎開始突破了陰山、燕山這一線重要屏障,北魏和北齊時所修建的最外圍長城完全失去作用,突厥狼騎直逼第二道內線長城之下。
北周最終滅亡了曾經更強大的北齊。隨後隋統一天下,中原風雲變幻。統一中原的隋終不願意再做突厥人的兒子,幾經奮戰。最終強大的突厥分裂,到如今,東突厥甚至得依靠著大隋的保護,才能內遷到陰山之內的定襄一帶的敕勒川放牧休養。
大隋雖然擊敗了突厥。但實際上的邊境線也依然維持在第二道長城線上。第一道長城和第二道長城之間的地方,實際上早已經荒蕪人煙,只能交給依附的突厥人放牧。至於第一道長城之外的陰山之外地區,更是早淪為了遊牧民的草原牧場。
曾經的邊境軍事重鎮,如今早已經沉寂近百年,懷荒鎮,成為了猛虎盟的總舵。北魏帝國的北疆軍事重鎮,淪為了隋朝北境上一群綠林的堂口。誰又能想象得到呢?
三千人馬浩蕩出塞。
羅方和薛收帶著一百騎手二百步卒跟在凌雲大隊人馬之後,弄了個灰頭土臉。吃盡了灰塵的羅方臉色很難看。凌雲的人馬太多了。他在二龍堂留下了五百人,可凌雲卻在二龍堂也留了三百人。然後還能帶著三千人浩蕩北上,他太小看了凌雲了,就在今天早上,又有千餘大隊人馬到來匯合,都是凌雲的人。
凌雲一直說自己身邊沒多少兄弟,可那揚起無數塵土的數千人馬難道都是死人?
薛收私下統計了下,跟他說,這支龐大的隊伍裡有晉王楊廣的親信兵馬,有北齊高家那位白髮公主的,餘下的人馬也是成份複雜,有河南河北的數家豪傑家的人馬,還有凌雲北上一路上招攬的新部下。足足數千,哪怕這幾千人裡真正能操刀持箭的只有一半,也足以讓他們臉色難看的。要知道,凌雲可不止這些人,在塞外,凌雲還有一個擁有二百精騎,八百精銳步卒的白馬堂。何況,凌雲有這麼多的支持者,他們哪家不能弄出二三百的私人武裝,真要湊起來,凌雲隨時還能再拉起千八百的強援。
隊伍在大寧再次穿越長城,遠出塞外。大寧,也就是後世的張家口,不過張家口還得等到明長城修築之後才會出現,明清之時,張家口漸漸繁盛,成為北方一個集貿重地。而此時,北魏時曾設立的大寧城,此時早已經沒了,這裡只是荒蕪一片,昔日的長城,也成了無人設防的一片殘垣斷壁,門戶大開,任由人進出。
凌雲騎馬緩緩透過長城豁口,心中充滿感嘆,不由的勒馬注視良久。魏徵從後面趕上,也勒停座馬,長嘆一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使胡馬度陰山。”凌雲唸了句詩,“師兄,這裡曾經是中原的邊疆,長城。可如今,卻已經任人隨意進出,長城內外皆是腥羶胡騎。將來若有機會,某一定要重新在此恢復漢家地位,奪回這塊土地,把胡人趕回陰山之北。”
魏徵目中閃過一抹亮色,讚賞的道:“某願助你一份綿薄之力。”
越過長城之後,入眼所見,地形已經完全不同,這裡已經踏上了草原。在後世,這獨特的地形被稱為壩上,草原天路。在幽州的時候,大家已經換上了薄衫,可一越過大寧長城,天氣雖然依然晴朗,可氣溫卻陡然下降了許多,大家都開始重新翻出了夾襖皮袍,就彷彿炎炎夏日裡,突然進入了空調房裡的感覺一樣。
龐大的隊伍出了長城,薛亮馬上就派人快馬前去總舵通知。
總舵的長老會長老們和內八堂的一眾人齊齊趕來迎接,他們都已經接到了薔薇的書信,得知了盟中的重大變動,此時一起前來迎接代盟主到來。凌雲還在馬上,心裡還在為大寧長城經過時的情緒影響,終於到了懷荒,他只想要好好泡個熱水澡,再好好睡上一覺。可面對著總舵趕來的左右使者,四大護法,八大內堂主和長老會三十長老的齊齊來迎接,凌雲卻只能強打笑容相對。
左使一臉親切的上前,幫凌雲扶著馬鞍,“剛收到訊息的時候,都有些不敢相信,不過等收到羅方和薛亮兩人訊息時,再不懷疑了。”左使裴增臉上含笑:“雖然一開始有些驚訝,不過仔細思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