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1/4 頁)
幾十萬人口和幾百裡土地,當然不能讓擁有四海的大隋帝國的皇帝如此高興動容。真正讓楊廣動容的還是如今的局勢下,懷荒鎮的這個變動而將帶來的連鎖好處。西北的西突厥依然還在對抗著大隋,而東突厥又已經強大起來,大隋要揭制突厥的強大,就不能讓東西突厥聯合,楊堅向來是東西突厥誰強就打誰,而且多用分化的策略,如今都藍可汗勢力漸大,他便想拉攏突利可汗來反制都藍。可惜突利雖然聽話,可實力卻有些不濟,都藍如今也已經洞悉了朝廷的策略,去年的掠邊,就是他開始與隋決裂的明證。
而這個時候,高句麗人又開始蠢蠢欲動。今年春天的高句麗攻營州,真實的情況朝廷上下都很清楚,高句麗王高元是在攻打契丹,而並不是直接犯邊,營州之戰,實際上是營州總管得朝廷授意強硬插手高麗和契丹之事而爆發的戰鬥。但朝廷不得不打這一戰,甚至還得藉機大打,契丹雖然只是一個幾十萬人的部落,但他們所處的位置太重要了。夾在隋、突厥、高麗三強之間,大隋必須控制契丹,如果讓突厥或者高麗任何一家征服了契丹,對於隋來說都將是極為不利的情況。如此一來,突厥和高麗就可能聯成一片,對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正因如此,大隋才決不允許高麗吞併契丹。不但如此,隋還要趁此機會,派出大兵東征,起碼也得把高麗趕出遼河平原,把他們趕回遼東的山裡去,絕不能讓他們與突厥連聲呼應。
東突厥人的汗庭本來是在漠北的于都斤山,可早在北魏滅後,突厥人就趁中原內亂不斷南下,最終越過陰山,佔據了雁門關外到榆林以北的大片土地,前套平原這塊沃土不但為突厥佔據,也讓突厥的重兵一直就頂在長城腳下,隨時威脅著河東太原,甚至是關中地區,這也是一直讓大隋君臣們自立國起就不敢鬆懈之處。雖然有過兩次大敗突厥,可當時都沒有餘力徹底擊敗突厥,隋朝也一直沒有實力,把軍隊佈置到長城以外的地區。
不說恢復當年北魏把北方防線佈置到陰山、燕山以北去,就是連前河套平原這樣的沃土都為突厥人佔據著。東突厥的牙帳,甚至距離雁門關不過五百里,距離河東北部重鎮雲內不過三百里。正是因此,後來楊廣才會在雁門被東突的始畢可汗突然率四十萬騎兵圍困。
柳述上前打量著地圖上懷荒的位置,也不由的嘆道:“這個懷荒鎮將十分重要,不但能幫朝廷加強對奚、契丹的控制,同時還能屏障幽州、雲內,甚至只要在此駐紮一支重兵,那麼關鍵時候甚至能夠直接出現在東突厥定襄汗帳背後。可攻可守,可進可退,真的十分重要!這個易風是什麼人?”
楊素笑道:“這個易風是猛虎盟現任盟主的丈夫,也是如今猛虎盟的代盟主。今年只有十八歲,卻是允文能武。十分了得,本是猛虎盟老當家慕容恪當年撿回來的一個義子,據說他撿回易風時。易風才十二歲,可當時已經獨自一人力博猛虎,單殺一頭白虎。這個慕容恪,其實是當年朝廷派往草原的密探,後來建立猛虎盟,五年前去世,猛虎盟由其女兒慕容薔薇接掌。也就是易風新娶的妻子。”
楊堅聽的易風如此情況,倒是有些讚賞,“勇武了得。更難得的是還記得忠心報效朝廷。”
懷荒鎮確實十分重要,而有了三十萬人口,十六座城池的懷荒更加重要。原本朝廷對於第一道長城控制極強,但出了第一道長城。河東出了雁門關。河北出了軍都關後,都是地廣人稀,駐有軍隊也並不多,也就是一個預警作用。如懷荒背後,長城上的大寧城在魏時本是個大城,可到如今,這裡只剩下了少量兵士,在大寧關到軍都關之間的三百里內。大寧關向河東到雲內的四百里之間,除了一些烽堡。連座縣城都沒有。這廣大的區域,更似無人軍事緩衝區。
“至尊,臣請於懷荒設立軍鎮!”楊素適時道。“以懷荒為軍鎮,臣保舉上柱國、左武衛大將軍、褒國公、壽州總管宇文述之子開府宇文化及為懷荒鎮將。”
柳述一聽,卻是臉色微變,不等楊堅答應,緊隨著出聲道,“臣以為懷荒極為重要,設軍鎮不足以體現其重要,當建總管府,可以大寧關內外三百里地新建武州,刺史加下府總管,建武州總管府,以示其重。臣保舉右武侯車騎將軍屈突通為武州總管,通事舍人韋雲起為總管府司馬。”
柳述娶的是楊堅的第五女蘭陵公主楊阿五,蘭陵公主極得楊堅夫婦龐愛,因此這柳述也極得楊堅龐信,他本也是功臣之後,因此年紀輕輕就已經坐上了兵部尚書之位。楊素在朝中也極得楊堅龐信,結果楊素和柳述兩人私下關係不和,私怨很深。另一方面,柳述是堅定的太子黨,楊素如今則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