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第1/4 頁)
不由的暗自感嘆,易風的手段確實厲害。如此一來,懷荒的將士們平時拿著優厚的俸銀月糧以及賞賜和撫卹,死後還能得到這樣的榮耀,還會有誰從此不再對易風忠心耿耿?
以往,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最後也僅僅是少數將領們得到榮耀,普通計程車兵只是默默無聞的那群人。可是現在,他們不但得到實實在在的利,還能得到這些名。
在易風文章的最後。他宣佈明天他將親自帶領懷荒文武奉迎歷次陣亡將士們的牌位於英烈祠中,並舉行祭拜典禮。
當天的懷荒晚報上,在易風的這篇文章之後。接下來是一系列的報道,對歷次陣亡的將士們重點報告,特別是其中一些英勇陣亡將士們的事蹟,更是報道的十分詳細。甚至晚報上還開闢了一個專題,表明以後每天都會講途幾名英烈們的生平事蹟,和親人朋友對他們的悼念。
這期的晚報一出來,整個懷荒立即都開始追悼這些陣亡犧牲的英烈們。許多商行甚至馬上成立的慰問團,募集捐款準備送去這些陣亡將士們的父母妻兒。也有商行開始準備花圈香燭等,準備第二天去英雄碑獻花圈。去英烈祠敬獻香燭。還有些商行,則立即開始準備一些工作崗位,準備安排那些有需要的英烈家庭需要的家人。
甚至就連五臺山的那群大和尚們和長安來的樓觀道道士們,也都立即發表了宣告。他們明天將會全體前往英烈祠。為陣亡的將士們進行水陸道場,超度英魂。
當天稍後不久,客棧裡的房玄齡接到了懷荒吏員送來的邀請函,請他參與明天英烈祠英烈靈牌的奉迎祭拜。當天,除了房玄齡外,還有許許多多在懷荒的外地在懷荒官商等接到了這樣的邀請。
第二天一大早,懷荒舉城哀悼,數十萬人一起參加英烈靈牌入英烈祠的儀式。
這是一場規格極高的儀式。易風親自率領懷荒主要文武前往拜祭,歷次戰鬥中犧牲的數千將士。都被奉為英烈,他們的牌位由生前的上級軍官們親自捧牌,懷荒將士們以及十餘萬懷荒百姓奉迎。道士和尚們做水陸道場,軍民敬獻花圈,奉上香燭。盛大的場面,極盡的身後榮耀,讓整個懷荒都為之震動。
對此最受震動的還是參與這場儀式的將士們,看著曾經的同袍們能有今日這般的榮耀,大家都感動萬分,甚至忍不住落淚。誰能想到,一個普通的小卒子,也能有這樣的一天,極盡哀榮。真是應了那句話,死也值了。
這是一次觀念上的巨大沖擊,原來易風對懷荒將士們提高了許多待遇福利,將士們的地位有所上升,但說到底,士卒的地位終究還是很低的,但今天,透過這場儀式,卻讓懷荒的將士們地位得到極大的提升。
雖然還有兩天,自己就要啟程西進京師。各種各樣的事務還等著他安排,可再怎麼忙,易風都還是擠出了時間,隆重主持了這次盛大的儀式。
在英雄碑前,易風親自做了紀念英雄們的講話,而在英烈祠,他更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在英烈們的牌位前,肅穆的行跪拜祭奠大禮。
祭拜儀式結束,但英雄碑和英烈祠前卻並沒有冷清,和尚和道士們要做七七十四九天的道場,那些英烈們的家屬也會常來祭拜家人,還有許多將士和百姓前來悼念。
這兩個地方,也成了懷荒新的地標性的建築。英雄紀念碑矗立在白虎廣場上,如同一把刺天利劍,說是碑文,其實是一座塔形建築,整個塔有九層,高達二十七丈。塔身上雕刻著英烈們戰鬥的浮雕,還有易風的題詞,以及英烈們的名字。九層塔裡面,最上面三層存放著英烈們的骨灰,中間三層存放著英烈們的檔案,最下面三層,則是一個紀念館。
英烈祠則是一座標準的漢代宮殿式建築,大門正上方高懸一匾,寫著懷荒忠烈祠五個大字,由易風親筆手書。這座面積極大的忠烈祠有一個和白虎臺一樣的九丈臺基,臺基上再建七層樓閣的忠烈祠。
忠烈祠和英雄碑成為與白虎臺並列的懷荒地標式建築,懷荒城內城外二十里內,都能遠遠看到這三座建築。
這兩座新建起來與白虎臺並列的建築,從這一天起,無時無刻的不在提醒著懷荒的軍民們,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懷荒!一個戰死小卒死後能入英烈祠享受香火祭祀,一個戰死小卒也能銘記紀念碑上,被尊為英雄的地方!(未完待續……)
第255章膽大包天
英烈祠祭拜過陣亡英烈將士後,易風簽署批准了上次北上作戰的軍功賞賜報表,軍部立即全軍公佈獎賞榜文,由於之前已經進行過了三次布榜公示,因此這一次的公榜實際上已經是最後的軍功賞賜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