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2/4 頁)
也皆自給。邊軍鎮戍兵馬,也多囤田自給,所費甚少。放眼天下,唯有懷荒養兵,花費巨大。”
“這些我很清楚。”聽到這裡,易風心裡默算了一下,魏徵說的這些都是實話。懷荒兵多,懷荒軍費高,都沒有錯。懷荒十一萬餘戶養了十二萬餘兵馬,每人士兵一年養兵之費高達百貫,這都不是誇大之辭。但是易風能夠裁兵嗎,能夠減少將士們的待遇嗎?
不能!
朝廷養兵費用比起懷荒要少的多,最主要的是朝廷的兵制以府兵為主,鎮戍為輔。而府兵制都能分到一批免稅賦的田,他們分得這些田後不用再交田賦,朝廷損失這筆稅賦,換來的是這些府兵閒時為農戰時為兵,而且朝廷不再給這些兵月俸月糧,也不用給他們置辦裝備武器,唯有戰時才會發放一些補貼,以及負責戰時的糧草以及器械的消耗補充。就是邊防鎮戍軍,也都實行就地軍囤制,自己囤田解決軍糧問題,甚至有時囤田的糧食供軍有餘還能拿出不少來上交朝廷。
而懷荒軍,卻是完完全全的常備軍制,除了打仗就是訓練,並不會去耕種囤田。另外,懷荒軍將士們的待遇也極高,不但有月俸還家月糧,以及各種各樣的補貼賞賜和撫卹。養兵花費如此之巨,算來歷史上好像也只有宋朝如此了,宋朝兵多,而且也都是募兵制,常備兵制,據說北宋每年的軍費佔據朝廷開支的百分之八十。
懷荒軍裝備好,待遇高,福利多,軍費開支也創下了令人咋舌的養一兵年費百貫之巨。
和朝廷那極少的軍費相比,懷荒兵和朝廷的兵養軍差距天差地別。
可易風有選擇麼?沒有。如果易風不是這麼不要命的擴軍,懷荒根本沒有安全感。如果沒有這樣好的待遇和福利,哪裡能招募的到這麼多優秀計程車兵,沒有這些精良的裝備,如何能保證懷荒軍的戰鬥力。懷荒軍不可能實行府兵制,懷荒沒有良田,給將士們分些草場樹林麼?而若靠屯田,懷荒這樣的塞外,自給都難。懷荒軍能短期內擴大到今天這樣的規模,甚至能屢次擊敗實力很強的對手,正是懷荒軍那良好的待遇福利以及精良的裝備起的作用,雖然不是全部作用,但也是勝利的主要保證了。
錢有時候不是萬能的,但絕大多數時候,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易風很清楚錢的作用,有錢可以養軍,養很多兵馬,就算是一萬一兵也不是不行。有錢也可以實行高福利高待遇,讓軍心士氣得到保證,有錢還可以打造精良的裝備,提高軍隊戰鬥力。
說到底,懷荒本就不是一個能用正常思維衡量的地方。
懷荒這種獨特的經濟繁榮,是不合理的甚至是有些畸形的,而懷荒的軍隊更加不合理。但正是有了這繁榮的懷荒經濟,懷荒軍隊才得以不斷擴增。而也因為有了這不斷強大的懷荒軍,懷荒的經濟才能保證繼續繁榮。懷荒的經濟和懷荒的軍隊,就如同是天平兩端的法碼,任何一邊不對稱,最終都無法穩定平衡。
光有錢沒有強大的軍隊保護不了這經濟,光有了軍隊可沒有錢,也維持不了這軍隊。
“放心吧,懷荒如今的經濟十分繁榮,咱們可以用日進斗金來形容,供養軍隊所需雖巨,但我們還能夠支援的過來。不論如何,軍隊不能裁,將士們的待遇也不能減。錢糧的問題,我會想辦法保證。其實你完全不用這麼擔心,可以想開一些。咱們的壩鹽生意,如今是越來越好,不但邊疆一代的鹽買賣都被我們壟斷,甚至還不斷的向南擴張。如今這鹽換糧是越做越好,產出的鹽換回的糧食已經完全可以滿足懷荒的糧食需求,甚至還有些剩餘可以儲備。鍊鋼廠那邊,現在產量也已經開始提上來了,除了供應軍械坊的需求,我們還有剩餘的產量,可以用來生產一些其它的民用產品如農具等賺錢。此外如今我們的糖、紙、書也都打響了知名度,開發了市場,接下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利潤。”
“可是一年的養兵之費高達千萬啊!”魏徵一想到千萬貫這個數字,就覺得膽戰心驚。懷荒兵多確實能給人安全感,可一旦供養的軍費出了問題,說不定到時這十幾萬人馬,就將成了反噬的動亂之源。
“放心吧,錢不是問題。”易風自信的道。
對別人來說,一千萬貫錢,那是一個不敢想象的數字,但對易風來說,這不過是個比較大的數字罷了。他用鹽解決了糧食問題,剩下的軍費問題當然也不難。實際上軍隊也不光是花錢的,也是能賺錢的。懷荒軍先前掃蕩燕山、陰山大小諸山寨,就收穫了大量的人口和錢糧等,這次北上,花費不少,但賺的更多。那些俘虜不說,光是那五萬匹繳獲的戰馬,若是論價值,就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