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部分(第1/4 頁)
德成、騎二營主將秦瓊、車二營主將來整,步一營主將王保等都精神抖擻的騎馬立於他的身後。易風的身軀比年初來時更加精壯了些,這近一年來的征戰在他的臉上留下了鐵與血的印記,連原本那青色的胡茬也已經長成寸許的短髭,稍加修剪過後,配上那張剛毅的臉龐,古銅色的膚色,讓人很自然的會忽視掉他才十九歲不到二十的年紀,讓人感受到的只有一位年輕統帥的威嚴。
西行入京的隊伍不斷彙集,易風目光一一掃過,對身後的王保說了聲,“啟程吧。”王保點了點頭,便策馬上前傳令,高喊:“大帥令下,啟程!”
喊罷,八百近衛中擔任開路先鋒的一個都百騎已經在一面杏黃開路旗的指引下,率先開拔。輕馳南去。
入京的隊伍很龐大,易風絕不會忽視自己的安全,尤其是在剛得罪了漢王楊諒。同時還一直被太子視為肉中刺的情況下。這次入京,易風把自己的八百近衛全都帶在身邊同行,此外,還將旗衛隊的一百旗衛安排在隊伍左右暗中保護,三個情報機構也早早派出人馬打前站,按預定好的路線做好準備偵察工作,收集情報。另外易風還以護送進獻給天子的一萬馬匹和諸多禮物為由。又抽調一千名精銳戰士充做護送禮物的人員,跟隨同行。這是一支龐大的隊伍,明面上八百騎兵護衛。但那一千名隨從也是精銳之兵,另有一百旗衛和特科等三個情報部門人員打前站,又選擇的是走河北經河南與晉王在洛陽匯合然後同行入關中進京的穩妥路線,以確保萬無一失。
前隊已經開拔。高淺雪和慕容薔薇抱著兒子領著一眾帥妾女眷前來送行。被易風委以留守重任的高伯、裴增等也一起前來送行,還有大量中原的商人們,也選擇帶著正要返回的商隊一起隨行。跟著易風龐大的隊伍不但安全有保障,而且還能借光免掉許多路上關卡收費,說不定還能有機會與易帥搭上點關係,許多本來並不在這個時候返回的商人們,也都把時間改到這個時候。
高伯已經越發年邁,雖然如今的日子不再東奔西走。提心吊膽,可一鬆馳下來。反而蒼老了許多,鬚髮已經全白。老人端著一杯酒遞給易風,“一路順風,早去早還。”
“高伯放心,最遲二三月,到時我也就回來了。”這個時間是易風根據他對隋朝與明年大戰的時間推測的,朝廷與突厥之戰勢在必行,已經無法再遲緩。一般來說,突厥人南侵,都會選在冬季,那時正是秋高馬肥之時,尤其是北方天冷,入冬之後不但戰馬存了一層膘,而且牧民們也有了時間集結作戰,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原北方那些寬闊的河流,在夏季時會是突厥戰馬難以逾越的天險,可一到冬季,卻會成為一片坦途。今年冬天突厥人肯定打不過來,皆因大隋早已經成功的在突厥人的後方扶持了一個親隋突奸突利小可汗。都藍可汗要大舉南侵,首先就得先擺平這個背後的隋朝釘子。然後才能放心的大舉南下,另外他們還在聯絡西突厥的達頭可汗,東西突厥汗庭相距萬時之遙,使者來往需要很長時間。而且易風所知道的歷史記載,這場戰爭也確實要到明年的春季開打。
隋朝選擇春季末動手,正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春季正是夏季到來之前,那個時候河流開始解凍,草料卻開始已經即將用盡,戰馬進入最瘦弱的一段時間。時節不利於突厥南侵,對於進攻草原的中原人來說,卻影響不大。而且,朝廷也需要這麼多時間來動員這場舉國大戰。
只要戰爭開打,易風肯定能提前一步回到懷荒。這樣一場大戰,就算當今富有四海的天子也必須得拿出全部力量來對待,易風的懷荒軍佔據著一個重要的位置,且實力不小數量不菲,在這場大戰中,天子肯定會把這他支力量派上場。而且除了他易風,天子也不可能派另一個人來指揮懷荒兵馬出陣,因此易風堅信,等到年後朝廷做後出戰的最後準備後,他必然就能回到懷荒。
“還是得多加小心,過去猛虎盟佔據著懷荒數年也無人問津。一來是當初的懷荒不過是一個塞外苦寒偏僻之地,一無所有。雖然地處重要之處,但早些年突厥依然勢大,朝廷也一直厲兵秣馬,但還沒有到能夠完全壓制突厥的力量,因此雖然開皇三年和開皇七年兩次征伐突厥,但實際上這兩次大戰更多的是突厥人自己的內戰,隋軍其實只是擔當著一個幫手的角色。幫著一邊打另一邊,卻從未真正對抗過整個突厥。因此,朝廷與突厥之間都互相小心警惕,朝廷雖然得了突厥的稱臣,可實際上中原不過是隻得了一個名頭的稱臣而已。在北方,特別是與東突厥的邊境,早已經從當年魏的六鎮,退到了長城腳下。漠南草原,基本上都為突厥人佔據,明為朝廷主動安置內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