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3/4 頁)
熟悉,而血軍是一個能者上的地方,沒本事吃空餉只會享受的,一律走人。段祺瑞、張勳、馮國璋、曹錕、吳長純、任永清、張懷芝等人迫不得已只能競爭上崗,但嚴東此時又放出訊息,誰誰誰私下賄賂了他多少多少銀子。
這導致了武衛右軍的幾大翼長和都統相互敵視相互算計起來,最終武衛右軍本來打算對付聶嘉的招數,反倒是對付起了自己人。其中不知是誰暗中主使任永清被刺身亡,就在任永清被刺殺之後,武衛右軍人人自危,嚴東透過各種手段最終選拔出來了張勳和吳長純分別擔任步兵第21旅和步兵第22旅旅帥,著實讓一些人不服。
嚴東隨即又向其他軍官詢問意向,是否願意繼續在這兩支部隊,還是希望到其他部隊中可以提出申請。
性格桀驁的段祺瑞和資歷遠超吳長純與張勳的馮國璋兩人提出調離,嚴東寫推薦信,隨後曹躍任命段祺瑞出任血軍參謀處擔任副處長,協助叢晨對北京地區的清軍進行整編,任命馮國璋出任步兵第5旅旅帥。
步兵第5旅原旅帥韓錚因被委任為禁軍統領,以至於該部隊這些天來一直由從騎兵第1旅調來的副旅帥馮洋代理,馮國璋的到來算是讓步兵第5旅總算有了主帥。可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馮國璋是單槍匹馬來到步兵第5旅的,除了軍事方面,其他方面馮國璋都插不進去手,所以馮國璋只能老老實實地做一名軍官。
反觀段祺瑞成為血軍參謀長叢晨的助手之後,一路平步青雲,段祺瑞做事嚴苛認真一絲不苟,頗有一種工作狂的精神,在他的協助之下,血軍的整編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這其中解散虎神營、壓縮義和團人數等工作又是麻煩至極,段祺瑞完滿解決,得到曹躍屢次嘉獎。
虎神營被解散,士兵被補充進入血軍,義和團也由30萬之中再一次壓縮到10萬人,極大地減輕了軍事後勤的壓力。
嚴東在山東所作所為讓曹躍耳目一新,覺得這小子是一個人才,隨即正式委任嚴東擔任右路軍副統領一職,積極輔佐聶嘉。
。。。
第419章 六國友好經濟專區
8月28日,葡萄牙政府也指示大使暗中匆匆找到宋育仁,表示葡萄牙願意與中國達成諒解備忘錄停戰。
宋育仁驚喜不已,連忙向曹躍彙報,曹躍驚詫地問:“葡萄牙和我們停戰?我們什麼時候跟他們打起來的?”
宋育仁連忙解釋,慈禧對列強諸國宣戰,對內宣傳的是十一國,但實際上宣戰的國家總計十三個國家之多。這十三個國家分別是:日本、德國、俄國、英國、美國、法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比利時、瑞典、奧地利(即奧匈帝國)。在歷史上大清戰敗之後,這十三個國家在《辛丑條約》中全都向清政府索要賠償,且賠償金額巨大。不過十三國之中,葡萄牙、荷蘭、瑞典、西班牙、比利時並沒有派遣軍隊,以至於僅僅是八國聯軍。後期澳大利亞也參加了戰鬥,因此也有歷史學者認為大清對十四國開戰。(五十年後,朝鮮戰爭,聯合****有17個國家,所以中國總喜歡挑戰世界)
葡萄牙的出現和主動求和,讓曹躍意識到慈禧特麼的捅了多大的一個簍子。
尼瑪慈禧這是對全世界宣戰啊!
但天大的幸運就是英國人陷入布林戰爭,日本人與俄國人明爭暗鬥且矛盾重重,美國人因為南北內戰之殤不願大規模派兵作戰,法國因為在中法戰爭之中戰敗給清軍,所以只願意撿便宜不願意出力,只有德國一門心思想要謀劃海外殖民地,而其他小國根本就沒有戰爭的心思。
葡萄牙之所以願意主動求和並不是他們對中國有多好的心,是因為葡萄牙在澳門有租界地,澳門與廣東香山縣挨著,如果雙防發生戰爭,清軍可以直接攻擊澳門。葡萄牙大使在看到血軍“輕鬆”擊敗了八國聯軍之後,判斷如果血軍想要為難葡萄牙,直接出兵澳門,葡萄牙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葡萄牙希望得到澳門的原因是想和中國做生意,而不是佔領中國,且葡萄牙是最早將西方技術和科技傳入中國的國家,歷史上葡萄牙一直以來都承認中國的正統政府,如清政府、北洋政府、民國政府、新中國政府。
為了能夠安安心心地做生意,葡萄牙人比任何人都希望中國和平,便於維持自己的利益。
也許葡萄牙語系有促進和平的作用,所有說葡萄牙語的國家(巴西、葡萄牙)都不願意發生戰爭,葡萄牙人從來都沒有爭奪世界霸主的心思。但即便如此,慈禧還是賤兮兮地對葡萄牙也宣戰,由此可見慈禧之狂妄愚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