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部分(第2/4 頁)
年曆史上多了去了,不差你們這一回。”各國大使連忙表示自己國家並沒有這種打算,甚至法國大使畢盛拿出法國總統的電報,證實法國總統希望能夠同和平的方式來進行談判,並解決這次衝突問題,嚴懲引起衝突的義和團以及清政府中的部分官員。
曹躍冷笑道:“一萬名俄國遠征軍正在趕往天津,兩萬名德國陸軍從德國趕來遠征中國,一萬名澳大利亞士兵代表英國正趕往中國,我希望這幾個訊息是假的。”
眾大使面紅耳赤,其實他們心中無非就是想拖延時間,等待後面的變化。也許將來會對各國有利,也許未來發展對各國不利,但最起碼不會比現在壞。這就像是房地產商捂盤惜售,坐等房價上漲一樣。
當然,曹躍也有殺手鐧,他立即說道:“我希望儘快簽署停戰協議署,這對你們和我們幾個國家都有好處,畢竟沒有人希望看到通州城內的四千名士兵餓死。”
用士兵來威脅各國大使,說起來也算是下三濫的招數,但是現在的中國只能算是土地龐大的國家,在國際上屬於“小國”,尤其是在歐洲人的眼中,估計和衣索比亞差不多,用這種招數也是為了自保。
儘管各國大使對曹躍的無賴很是無語,但還是表示希望中國清政府能夠提供食物,曹躍冷笑著反問:“我們現在依舊是戰爭狀態,不是嗎?而且他們不是我們的俘虜。但是我們可以賣給他們一些食物,只是價格有一些高。”他倒是採用摩恪達手下軍官提出的辦法,敲詐起了洋人。
很快,協議達成,洋人可以用超出平時二十倍的價格從被圍困的清軍手中購買食物,但最值錢的還是洋人手裡的武器彈藥炮彈等。儘管阿列克謝耶夫與其他軍官一起下令嚴禁士兵私下交換,可是軍官又不飢餓,士兵飢餓只能自己解決。
一部分洋人尤其是主動表示和平談判的洋人利用手中的武器彈藥與對面的清軍士兵換取糧食以及其他物品,再用手中的物資與那些頑固國家計程車兵交換,最終使得通州的四千多七國聯軍守軍居然子彈炮彈全都換了東西,成了空架子。
曹躍隨後提出來,要求將叛徒陳震宇等人交出,阿列克謝耶夫毫不猶豫地出賣了陳震天,用他們一百多人換了十天的糧食。曹躍隨後將這些人交給了剛剛從張家口趕回來的新編步兵第32旅和城新編步兵第19旅這兩支由武衛後軍和武衛前軍整編的軍隊手中。
武衛後軍是陳震宇夥同八國聯軍裡應外合擊敗,武衛前軍也是趁著怒一夥人偷襲聶士成導致戰潰,所以出身於武衛後軍和武衛前軍的步兵第32旅旅帥馬福壽與新編步兵第19旅旅帥胡殿甲,與手下士兵一起將這些人全都凌遲處死。
但讓有人說此陳震宇並非真的陳震宇,他是陳震宇的雙胞胎傻哥哥,陳震宇本人和他的堂弟陳震天早就看出來局勢不對勁,從地道秘密逃出通州城,並且炸燬了地道,他們帶著搶掠回來的銀子不知所蹤了。
1900年8月22,以李鴻章為首的和談代表團便開始了與八國聯軍代表進行更加艱苦更加深入的談判。但幸運的是,這一次的談判並不像是歷史上的談判一樣被人摁著腦袋隨便要求,八國大概也只想著趁機佔一些便宜,對領土有要求的大概只有俄國人。
事實上,能夠取得今天的談判成就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戰場之上的勝利,西摩爾聯隊的覆滅,李尼維支聯隊的覆滅,通州六千被圍困的七國聯軍,長辛店被圍困的七千日軍,甚至東交民巷內的數千洋人士兵,都成了談判的籌碼之一。
放不放這些人走,成了曹躍最大的籌碼,另外就是戰俘的歸還時間問題,大概沒有人會覺得在清軍如此士氣旺盛的時候,這些被圍困計程車兵可能逃走。
李鴻章也開始以義大利人為談判突破口,經過數輪秘密談判,最終由宋育仁與義大利公使白爾多正式簽訂了《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
比起最初的中意停戰條約來,《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分為十款內容,其中最主要的幾款有清政府在天津南城為義大利劃分503畝的“中意友好經濟專區”,租期為99年,享受清政府與義大利政府的聯合執法保護,由義大利人派遣管理人員進行管理,中方派遣行政人員建設,並雙方聯合組建專區內警察以及商貿執法機構。“中意友好專區”內享受雙方關稅最惠國保護,同時義大利公民犯罪應由專區警察機構進行羈押審查審判。
而所謂的“友好經濟專區”說白了就是租界,只不過把租界改名為“友好經濟專區”顯得清政府能夠下的來臺,當然不用說這個名稱的改革是曹躍提出來了。畢竟曹躍是當朝軍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