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部分(第3/4 頁)
祥道:“老帥這麼做也可以理解,咱們武衛後軍死一個少一個,如今西北是曹躍的地盤了,咱們連家都回不去了。”
“要是大總統投靠曹大將軍,咱們不就能回西寧了嗎?”馬福壽反問。
馬福祥冷笑道:“老帥從軍的時候,曹躍他爹還在褲襠裡沒出來呢,你讓老帥給曹躍做手下?不可能,老帥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惹急了他連太后都敢罵,給曹躍做手下,老帥這脾氣肯定不能幹。”
由於雙方都沒有夜戰的打算,反倒是各自好好地休息了一個晚上。與日軍相比,由七國組成的聯軍第二集團軍的戰鬥顯然更加輕鬆一些,日本人是一開始就全力進攻,而這邊打打停停,死傷並不多。
同一時間,曹躍在北京進一步鞏固政權,拉攏各國大使,進一步掌控著帝國的核心。
8月11日,天空繼續下起了大雨。
聯軍司令官阿列克謝耶夫的早飯非常豐盛,有香腸和麵包和乳酪,另外他還喝了一杯法國的白蘭地,軍隊中只要有法國人和義大利人,那麼美食的問題就不需要考慮了。甚至阿列克謝耶夫還打算喝一杯咖啡,但是他美好的心情隨著一封緊急情報被打破了。
聯軍派遣回天津的部隊遭到伏擊!
阿列克謝耶夫立即意識到,先前日本輜重部隊遭到伏擊並不是偶然,也不是清軍的散兵,而是有組織有規模的清軍部隊。
天津或許有危險!
阿列克謝耶夫的行裡有一種不妙的感覺,他隨即下令聯軍暫停進攻,甚至連火炮也暫時不要攻擊,派人清查彈藥。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彙報說彈藥還能持續兩週,如果四天之內輜重運不上來,那麼我們將面臨著彈盡糧絕的境地。
彈藥消耗得比想象中還要快啊!
阿列克謝耶夫召開聯席會議,向大家陳述了派出去求援部隊被襲擊覆滅的訊息,並猜測先前日本人隱瞞了重要情報。
眾人紛紛指責日本部隊誤事,但對於中國人能否進攻天津也存在疑惑,即便有一支軍都跳到他們身後,可憑藉著清軍的實力真正能夠攻下天津嗎?
“我們需要撤退!”
“是的,我們不能在後路被斷的情況下繼續戰鬥。”
“我的建議也是撤退!”
華西列夫斯基立即說道:“在沒有搞清楚真實情況之下,不能貿然撤退,我們應該繼續進攻,如果拿下通州,我們的部隊才有進退的空間。而且一萬名俄國士兵會在24日到25日之間抵達天津,而兩個月之後,兩萬名德國士兵將抵達中國。如果我們現在撤走,豈不是太丟臉了?”
眾人苦笑起來,華西列夫斯基說的是實話,現在走了,還真是丟人丟大了。
阿列克謝耶夫立即說道:“今天晚上準備進攻。”
“什麼?現在下著大雨呢?”有人立即叫道。
華西列夫斯基說道:“正因為今天下大雨,我們才選擇今天晚上,出其不意。我們白天對中國守軍炮擊,用炮擊迫使敵人士氣下降,同時也是迷惑敵人,讓中國人的守城工具變得脆弱不堪,給我們晚上的進攻提供便利。”
“執行命令吧,我們是軍人,不是市場的小婦人,不要喋喋不休地抱怨了,諸位國家軍人代表。”列克謝耶夫說道。
聽他這麼說,別人也不好說什麼了,都已經上升到代表國家地步了,誰也不能退縮。
於是在磅礴大雨之中聯軍開始準備戰鬥,反觀董福祥的武衛後軍因為在連日的戰鬥之中屢次擊敗八國聯軍,儘管付出了四倍以上的傷亡代價,但這些傷亡更多來自於炮擊和毒氣彈攻擊,而不是纏鬥,因此守軍士氣高漲。
董福祥將自己的部將馬福祥、馬福祿、馬福壽等人召集在一起,商討如何反擊聯軍,會議之上大家紛紛發言,表示出對聯軍的不屑一顧。
8月11日中午,陳信派出來的和談使者來到了八國聯軍的駐地,並帶來了英國大使竇那樂的親筆書信,這封書信讓聯軍內部也產生了許多分歧。
阿列克謝耶夫為了避免聯軍內部出現巨大分歧導致他的進攻計劃破滅,下令在國內訊息沒有下達之前,不能夠私自停戰,並且將陳信的代表趕了出去,甚至撕毀了竇那樂的書信。
8月11日晚,八國聯軍在一天的若有若無持續不斷的炮擊之後,終於停止了炮擊。
但在天黑之後,聯軍向指定地點前進,尤其是炮兵悄悄移動到距離城門僅有五百米的地方,而城內的守軍由於連日來的勝利導致警惕性下降,甚至沒有發現先雨中的敵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