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第3/4 頁)
李鴻章暗中表示是可以將總理各國衙門改為外交部,以便於外國交涉過程之中平等對待,但這個部門要在自己的手中。
曹躍對此並無異議,隨後著令李經方、李經述、宋育仁、楊度等人擬定改革方案,建立外交部。
但李鴻章對於建立郵電部有一些牴觸,因為曹躍計劃將中國的輪船招商局、鐵路、電報、郵局整編為這個部門,而此時的輪船招商局督辦大臣盛宣懷已經早已不是李鴻章的手下,在李鴻章數次被貶又數次被啟用的這段時間內,盛宣懷逐漸成為朝廷重臣,掌管著全國的郵電一級長江水域的船舶運輸等諸多衙門。如果一旦成立郵電部,勢必盛宣懷要與李鴻章平起平坐,這是李鴻章不願意看到的。
但隨後曹躍提出,郵電部涉及到許多新政改革,非新政人才不得掌握,且如此龐大的部門,實在是需要一定的資歷坐鎮不可。盛宣懷的確是適合人選,但盛宣懷資歷還不足以支援新政改革,他有一個人選,非其不可。李鴻章問是誰,曹躍直說此人乃湖廣總督張之洞是也。
李鴻章叫苦不迭,張之洞,又是張之洞。
李鴻章與張之洞亦敵亦友,非常不願意張之洞入京,但張之洞即將抵達京城,曹躍又想要中央集權,必定要留張之洞在京城,隨後慢慢進行地方改革,取締地方總督職務,所以張之洞必定要留在中央擔任要職。而這個郵電部就是專門給張之洞準備的,李鴻章一想到自己掌握外交部,張之洞掌握郵電部,由他們兩人分管兩部,估計朝廷之中沒有人敢於反對這種政治改革。對此,李鴻章不由得感慨曹躍的智慧,這個掌握兵權的毛頭小子,越來越賊了。
政治鬥爭的確讓人成長,曹躍身上的兵味兒越來越淡,政治家的味道越來越濃,利用李鴻章的精力不濟,曹躍最終贏得了李鴻章的支援。
隨後,曹躍上表,改六部為八部,頓時引起了朝野震驚。六部制度已經沿用了幾千年,豈能說改就改,頓時很多御史清流開始反對起來,說曹躍是數典忘祖云云。但曹躍態度堅決,再加上李鴻章的支援,兩大中堂推動之下,首先總理各國衙門換了牌子,正式更名為外交部。
曹躍再奏請由李鴻章出任外交尚書,宋育仁與李經方出任左右侍郎,光緒仔細考慮了一下,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且此去受到列強的一致支援,許多國家公開讚揚中國的政治改革正朝著現代化西方化的方向邁進,於是光緒大筆一揮同意奏請。
正式出任外交尚書的李鴻章,換了全新的身份,率領外交部各個侍郎章京與各國重新洽談關係,李鴻章提出中國將準備作為中立國家,在未來國際關係上與各國友好交往,得到了列強的再一次支援。
至此,庚子之亂已經解決了大部分難題,清政府在以李鴻章和宋育仁為代表的談判代表的帶領下,與十一國達成諒解備忘錄,分別是《中葡西比荷瑞六國諒解備忘錄》《中意諒解備忘錄》《中法諒解備忘錄》《中日諒解備忘錄》《中美諒解備忘錄》《中奧諒解備忘錄》《中英諒解備忘錄》,而正在談判的極有可能談成的即《中俄諒解備忘錄》也使得中國的庚子國變給國家和民族的災難降到最低。
實際上很多人在暗中大罵曹躍,認為曹躍賣國,你都答應了,怎麼還跟人家簽署如此屈辱的協定,是不是丟人現眼,賣國求榮。尤其是一些年輕人,更是不能理解命名是戰勝方,卻委曲求全主動讓步。
但與十一國簽訂諒解備忘錄,一共賠償1572萬兩白銀,建立數塊友好經濟專區,成功地分化了列強,與歷史上配給十一國的庚子賠款2。3億兩白銀的賠款金額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了。甚至於金篤男從太監手中拷問出來的銀子,就足以應付戰爭賠款,曹躍對此非常滿意,李鴻章也對此非常滿意,與《甲午賠款》相比起來,毫無疑問這是羸弱的大清國給自己爭取到的最大的勝利了。
可是這個時空並沒有經歷過庚子國難,卻要向列強賠償如此之多的金錢,一些清流御史們紛紛將守護中國的曹躍和李鴻章斥為賣國賊。而這其中叫囂聲音最大的,便是從日本返回國內,卻屢次求見光緒而不得的康有為一行人。
。。。
第440章 反曹聯盟(上)
康有為本以為只要自己回國早一些,以他在戊戌變法之中的地位,肯定要受到百官推薦,就算做不了中堂入不了軍機,起碼也能混一個當朝二品侍郎。豈料到人算不如天算,因為中國和世界列強之間的戰爭,從日本橫濱開往天津的客輪船不得不轉道青島下岸,乘客從青島出發前往全國各地。而他只能帶著幾個學生,坐著僱傭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