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4 頁)
斤白酒。這白酒散發著濃濃的香味,必定是百年陳釀好酒。想想也是,自己平定西北,百姓士紳們怎麼也得拿出最好的酒來款待,可這也太多了,這特麼的怎麼喝?
後世網路上有什麼三斤哥四斤哥之類的牛逼人物,但曹躍卻不是這種酒缸牛人。
他回身望了一下士兵,又望了一下百官,再看了一眼百姓,計上心來端起酒來大聲喊道:“諸位大人,諸位前輩,諸位鄉紳士老們,還有我身後的諸位兄弟們!此次平定甘肅叛亂,非我曹躍一人之力。我在這裡不能獨飲這碗慶功酒!我要敬上三敬,這第一敬,我要敬給朝廷,敬給太后老佛爺和吾皇陛下,若非他們的支援,我曹躍就是有千分力,也用不出一分氣!”
言罷,曹躍將海碗“譁”地一揚,大喊道:“遙謝聖恩吶!”
好嘛,這一撒,足足撒了半斤酒。
眾人不禁暗中點頭,看來曹躍倒是一個知情重的人,知道第一個感謝的是太后和皇上,御史們也不禁點頭稱讚起來,心中紛紛說一定要把這件事上報給朝廷,給太后和皇上看看,讓他們高興高興。
就在這個月月初(1897年11月4日),德國人藉口教民和傳教士被殺,強佔了膠州灣,導致朝廷面子大損。就在朝廷感覺顏面無存的時候,曹躍把甘肅之亂給平息了,所以曹躍才被連升四級,也是為了揚威而已,免得被人說清*——看吧,雖然打外國人無能,但是平息叛亂還是很厲害的。再加上帝黨和後黨都在拉攏曹躍,這才讓曹躍成為清廷升遷最快的武將。
曹躍到了半斤好酒之後,又舉起海碗大聲說道:“這第二敬,我要敬給陝西的父老鄉親和諸位官員們,是你們用勤勞的耕種和辛苦的工作,肩負起了支援前線,支援大軍的重任,我代表勇營將士感謝你們。”言罷,大喊一聲:“謝謝了!”曹躍便是瀟灑地向前一敬,漫天飄香的美酒潑了出來半斤。
沒等眾人反應過來,曹躍第三次將酒一舉,大聲說道:“第三敬,敬給我身後的兄弟,敬給我在石橋軍營的數萬兄弟,敬給為平叛陣亡在西北的所有兄弟們!”
他轉身對身後戰士喊道:“是你們用鮮血和生命守衛這個國家,是你們用一身傷疤讓這個國家平安,是你們一身風塵僕僕,吃不飽穿不暖,埋葬了犧牲的袍澤兄弟,拿起身邊的武器,對抗那些屠殺百姓霍亂朝廷的叛軍!我以你們為榮,我以你們為榮,我以你們為榮!”
不管是百姓,官員,還是士兵,從來沒有聽過有人這樣說話,這樣鼓舞人心。中國人的性格就是內斂,儒家文化束縛人的*,所以很多人一生都沒有聽過表揚。很多時候人們骨子裡渴望被人表揚,所以拍馬屁文化在中國大行其道,其根本緣由便是人們渴望得到表揚。小孩子可能因為一句表揚而奮發努力,也可能因為一句表揚而改變人生,成年人也許會因為一句表揚而奮發上進,也可能因為一句表揚而為國犧牲。而表揚的威力如此之大,全是因為中國從古至今奉行的挫折性教育,這種挫折性教育如大浪淘沙,將心理素質差承受能力差的淘汰,那些心理素質強承受能力強的人脫穎而出成為人傑。
簡單地認為表揚式教育好於挫折式教育是那些百年後文革餘孽教育專家們奉行的非黑即白政策,西方的表揚式教育和東方的挫折式教育各有優劣,但不得不說,每一種教育方法都有他的優點。例如口頭表揚,曹躍不吝讚美之詞的表揚,使得身後將士們熱淚盈眶。他們當兵打仗為的是什麼,吃飽飯,能發財,不受欺負,再追隨一個好的將軍,將來建功立業,僅此而已。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責任,義務和所作所為對國家和歷史有什麼貢獻,他們是一群沒有思想計程車兵。
可是今天卻不一樣了,曹躍帶給他們的是一種新的思想,引起他們共鳴的思想,他們的經歷對國家對民族對自己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這意義他們從未想到過,也從未敢去想過。他們是一群自卑的人,長久以來人們習慣性鄙視當兵賣命的人,崇拜那些文人騷客,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人便是亡了國,還是能做官還能光宗耀祖。但是當兵的,不是被罵做臭丘八,就是被罵做賊配軍,要不是窮的吃不起飯活不下去,誰願意當兵去。
曹躍對他們的讚美,讓這些士兵們心中充滿了感動和驕傲,尤其是曹躍的大嗓門,更是讓很多人聽到了他對士兵的褒獎,剎那間軍士們對曹躍的忠誠度前所未有地提升。
“幹!”最後剩下三四兩白酒,曹躍倒是一飲而盡,眾人此時才大聲鼓譟起來,叫好聲響徹雲霄。
195。第195章 陝西義和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