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4 頁)
阻撓,九國銀行的調查員怎麼會這麼晚調查處真相。另外,如果不是奎俊的人事先走漏了風聲,九國銀行可以提前提現,非但不會賠錢,反而會賺不少銀子。
這一切都是奎俊的錯,都是奎俊的錯!奎俊當然有錯,但奎俊的錯是因為他的愚蠢被騙,甚至奎俊自己也沒有想到那個叫做列寧的傢伙如此可惡,保寧礦業如今已經破產,那些列寧僱傭的打手也跑得煙消雲散。而保寧礦業礦區中的一切裝置,被惱羞成怒的曹躍給派兵洗劫一空,什麼都沒有,自己最終什麼都沒得到,還欠了九國銀行2500萬兩銀子。
曹躍的理由很簡單,俄國人騙了我的錢,我買了股票,可是我他孃的賠的乾乾淨淨!沒有人意外曹躍派兵搶掠這件事,換成是誰都會搶點實惠彌補自己的損失。
第281章 曹躍的連環套套死了誰
曹躍出資,設下圈套,騙錢,然後用一群士兵把礦場裡的基礎投資全都搶了回來,運到了烏海礦山去,整套行動下來,憑白賺了錢不說,什麼東西都沒損失。這保密工作做的極好,除了大家眾志成城之外,還與當下大清國混亂的政局有關。中央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而世界列強在中國瓜分地盤,猖狂的世界列強根本就不會想到這一個局居然是懦弱的清國人設下的圈套。
這個連環計的第一環,目的就是江南的銀莊錢莊、陝西的票號,曹躍需要錢武裝自己的軍隊,發展自己的地盤,擴大自己的利益,這一切都需要錢,只有他們身上才有足夠的錢支援自己,可是他們憑什麼要支援自己呢?從虞洽卿帶領江南財閥到河西走廊考察,但僅僅象徵性地進行投資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是一群利益追求者,而不是創造者。所以這第一環,扣住的就是江南和山西的富戶們。可惜這次山西的老扣們沒有上當,統共損失不過百萬兩銀子。
這個連環計的第二環,目的是四川總督奎俊,逼死奎俊不是目的,目的是奎俊死後四川一定要亂起來,四川一亂,曹躍便有機會趁機出兵平息叛亂。只要西北軍入川,出來就難咯。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曹躍的西北軍入川豈能輕易離開,不把四川霸佔到清政府倒臺,曹躍是絕對不會撤兵的——如果清政府倒臺了,曹躍更不會將四川放手。
第三環便是俄國,為什麼要用俄國做四川保寧礦業的老闆,就是因為化名為列寧的法捷耶夫是原汁原味的俄國人。曹躍不喜歡俄國,更不喜歡俄國人,中國近代失去的領土,絕大多數都是俄國人佔去了。外東北,外西北,外蒙古,唐努烏梁海,所以這次搞臭俄國,也是希望眾人將怒火轉向俄國。
這第四環便是清政府,義和團運動,股災,四川叛亂,東南互保,每一樣在往清政府身上捅刀子。效仿孫文等人沒事鼓動人刺殺清政府官員這種恐怖襲擊行為實在太低階,顛覆一個國家不是靠殺幾個人就能顛覆的。如果這個國家和諧穩定,不管死多少人,這個國家總會頑強地生存下去。可是如果國家動亂,則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反國亡。
曹躍只是沒想到最終會把九國銀行給牽扯進來,讓九國銀行損失2500萬兩銀子,逼死了十幾個白人經理或領事或僱員。比起義和團攻打教堂,曹躍的這把殺人不見血的刀子,刺得列強大出血了。
九國銀行除了向日本人索要裝置,又向俄國索要賠償,向法國索要賠償,甚至又向清政府索要賠償,
如今清政府的部分外交官們也已經非昔日吳下阿蒙了,這次負責交涉的是清政府第一外交家,曾國藩的兒子曾紀澤,曾紀澤不同於那些沒有出過國不懂法律的清政府官員,他直接將矛盾轉移,反駁說:“債券(股票)交易所設立在英租界裡,能夠在交易所上市都要經過英國的經理的嚴苛的考察,清政府即無權干預,又無法監督。而操作保寧礦業股票上市的擔保公司巴黎銀行,我大清沒有任何政府機構為保寧礦業進行擔保。你們的藉口是奎俊也參與其中,所以你們要我們大清國賠償。但是請問閣下,奎寧是以四川總督的名義入股,還是以他個人的名義入股?我想你們比我更清楚,奎俊為一己私利,挪用稅款,並以個人名義購買了保寧礦業的股票,目的就是給他自己賺錢。你們講個人的行為歸咎於我國政府,實在是不知所謂!如果你們能夠拿出大清國政府參與其中的證據,那麼我們願意賠償。”
九國銀行當然拿不出來證據,曾紀澤有理有據的講話讓九國銀行無力狡辯,所以他們的怒火就全都撒在了奎俊身上,而慈禧老太后得知後當機立斷宣佈號奪奎俊的一切爵位和官職,甚至開除了他的旗籍,貶為庶人。
此時的奎俊早就在四川總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