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第1/4 頁)
了一個月前提出了一種設計方案,只是這種設計方案與當今主流的圓頭彈子彈設計不同,而是使用了尖頭彈,並在彈頭部位採用了鉛心設計,讓子彈受重不均勻,擊中目標之後會在敵人身體內產生翻滾,從而增加殺傷力。
曹躍驚訝地問:“為什麼這個尖頭彈的方案沒有施行?我覺得很好啊,這是一種軍事工藝的創新啊。”
吳昊苦笑道:“儘管我們的方案有可行性,可是從子彈的造價和生產工藝上來看,生產圓頭彈更簡單,便宜,生產速度更快。而且承德兵工廠的日本工程師拒絕接受改進方案,日本工程師們堅持認為他們的65圓頭彈是最完美的,並且提出如果改變子彈規格,日本工程師將全部辭去顧問一職以示抗議。”
第595章 萬歲事件
因為日本工程師拒絕,所以導致中**隊的子彈改進專案被攔腰折斷,雖然讓曹躍覺得可笑,可是實際上承德兵工廠卻又離不開日本工程師的幫助。
對於中日合建的承德兵工廠,日本人投入了非常大的熱情,許多設施甚至比日本本國的兵工廠還要先進,中層以上決策制定者和工程師全部都是日本人,所以整個兵工廠離不開日本工程師。也許在日本人的心中,這座兵工廠其實是為他們自己建立的,以日本人的自信,他們心中早就計劃好了未來中日之戰,他們有機會一舉奪下承德兵工廠,所以涉及到基礎設施專案上,日本人絕沒有任何小心思。但根據吳昊所說,日本人也暗中留下了伏筆,那就是承德兵工廠的研發部門,日本人並沒有派遣專家進入研發部門,而是派遣了部分顧問,只是記錄承德兵工廠任何軍事研發和改進措施,並一一向國內彙報。而以這次子彈改進為例子,日本人並非看不到6。5毫米子彈的弊端,可是他們一是出於自信,二是出於打壓的目的,否決了子彈改進方案。
“主公,承德兵工廠雖然已經投產了將近半年,可是還沒有進行正式的掛牌揭幕,不知道主公打算什麼時候正式對外宣佈成立兵工廠?”吳昊問道。
曹躍想了想,笑道:“這樣吧,安排一下,一週之後我們去承德兵工廠,一是視察一下,二是給承德兵工廠揭幕,對外宣佈正式成立。”
“是,主公。”吳昊道。
而從京城到承德的火車是由日本承建的,列車長以及主要技工都是日本人,得知曹躍視察承德兵工廠,日本方面自然能夠得到情報,新近日本駐中國情報機關長坂西利八郎隨即派遣河本大作擔任顧問官陪同曹躍視察。
曹躍當然不希望小日本鬼子跟在自己身邊,尤其是河本大作這個傢伙,未來可是關東軍參謀長,策劃了九一八事變,絕對不是一個普通人。但日本人的理由也很充分,承德兵工廠是中日合建,曹躍對兵工廠有什麼不滿的地方,日本人要及時得到反饋訊息。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日本人做事還是非常謹慎的,再加上河本大作是日本陸軍大學優秀畢業生,中國拒絕就太牽強了。
迫於無奈,曹躍讓河本大作跟隨採訪,但由楊彥卿陪同,避免河本大作過多參與探聽訊息。雖然河本大作表現出只懂得日語的樣子,可別說曹躍,就連陪同的段祺瑞等人也不相信,作為一個來到中國的參謀本部參謀官,河本大作一點漢語都不懂——河本大作裝出一句中文都不會的手段,實在太過幼稚了。
這是曹躍第一次視察承德兵工廠,陪同他乘坐火車視察的還有軍管部副部長吳昊、陸海軍總參謀部參謀次長對外發言人李寧、幕僚長王宇、幕僚虞立民、軍機章京楊士琦、伍廷芳、陸軍參謀長段祺瑞、第7集團軍軍長王彥軍以及陸軍參謀部一眾參謀軍官們,另外就是二十幾個國內報社的記者。當然,不管是負責照相的還是負責文字記錄的,全都是男記者,畢竟現在還不是民國時期那麼開放,甚至女子大學還未成立。
6個小時之後,京承鐵路將曹躍一行人從京師送到了承德,京承鐵路在承德的終點不是承德縣城,而是兵工廠,所以曹躍一下火車,就直接到了兵工廠。
承德兵工廠督辦徐建寅以及日本顧問佐藤不二郎等幾十位負責人,以及數千位工人列隊歡迎曹躍的到來。曹躍下了火車,見到這麼多工人翹首企盼,問徐建寅大家怎麼不工作,徐建寅說今天是星期天,兵工廠是做六休一,恰好輪到他們休息,一聽說曹中堂來到這裡視察,全都跑來看曹中堂了。
曹躍啞然失笑,忽然想到了後世印度總理莫迪來西安的時候,西安的老百姓紛紛前去參觀,印度記者隨後向印度報告說中國人民熱愛莫迪,而實際上中國老百姓是熱愛湊熱鬧而已。曹躍揮了揮手,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