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部分(第1/4 頁)
東鄉平八郞意識到海軍登陸不切實際,所以日軍試圖用陸軍從背面攻取旅順,日本政府於是只能覬覦陸軍取得戰果了,於是日軍總指揮大山岩大將大手一揮,下令日軍向遼東的俄軍進攻。
日本陸軍此時已經在朝鮮準備完畢,其中包括:
第1軍,�疚�宕蠼�H嗡玖睿�倬���H尾文背ぃ�孿澆�朗ν擰⒌�2師團、第12師團、12支後備步兵大隊、騎兵大隊。
第2軍,奧保鞏大將擔任司令官,落合豊三郎擔任參謀長,下轄第3師團、第4師團、第6師團、後備步兵第11旅團、騎兵第1旅團、野戰炮兵第1旅團、2支後備步兵大隊、第8師團。
第3軍,由乃木希典大將擔任司令官,參謀長伊地知幸介,下轄第1師團、第7師團、第9師團、第11師團、後備步兵第1旅團、後備步兵第4旅團、工程特殊步兵大隊、騎兵第2旅團。
第4軍,野津道貫擔任司令官,上原勇作擔任參謀長,該部下轄第5師團、第10師團、後備步兵第10旅團、2支後備步兵大隊、後備步兵第3旅團、後備步兵第11旅團。
總指揮官為大山岩大將,總參謀長為田村怡與造大將。
另外參與戰鬥的還有兩支部隊,分別是鴨綠江軍和總預備軍。鴨綠江軍由第11師團、後備第1師團、後備第16旅團組成,其作用是嚴守朝鮮半島,防止俄軍向朝鮮半島進攻,切斷日軍後路。總預備軍則是包括了所有後方的部隊,有第3師團、後備第1旅團、後備第13旅團、後備第14旅團、第13師團、第14師團、第15師團。
而日本人的對手,遠東的俄軍由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和遠東陸軍司令庫特帕羅共同指揮,他們有六個步兵師,總計15萬人。
俄軍的兵力佈防分為海防與陸防,其中陸防為:
海參崴約1萬守軍,指揮官為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
哈爾濱地區集結了俄軍第3軍,第4軍、第5軍總計3萬俄軍,指揮官為參謀長阿什利科維奇。
東北鐵路以奉天城為核心,集結了俄軍第1軍、第2軍總計4萬俄軍,司令官是遠東防禦司令庫特帕羅金。
丹東鴨綠江畔,駐防著俄軍第3師和第6師,他們組成了俄軍東滿支隊,總兵力2萬餘人,負責防備日軍從朝鮮過鴨綠江,防禦司令為扎蘇利奇少將。
旅順駐防部隊分別是俄軍第4師、第5師、新西伯利亞第7師,總兵力5萬餘人,防禦總負責人為太平洋艦隊司令馬卡洛夫中將。
日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40萬人,而對面俄軍的總兵力才剛剛勉強達到15萬人,雙方對比力量懸殊,日本孤注一擲,明治天皇說:“日本此戰,或大獲全勝,或亡國,諸君拜託了!”
於是日軍士氣大振,紛紛叫囂必定擊敗俄國。
在2月15日晚間,日軍偷襲俄軍之後,馬卡洛夫立即透過電報向聖彼得堡發出電報,日本人不宣而戰了,而在2月16日,日本正式對俄宣戰,一日之後,俄國也正是對日宣戰。
戰爭開始之前,俄軍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就立即奉沙皇命令,徵調俄國遠東青年入伍,組建軍隊。
阿列克謝耶夫雖然指揮軍事能力奇差無比,但是他吃了中國人大虧之後,意識到黃種人並非那麼軟弱可欺,所以他在俄國宣戰之後首先宣佈,遠東地區20歲——24歲的俄國年輕人必須全部入伍,並從中篩選了10萬人,組建了6個軍,使得俄軍的總兵力達到25萬人。但是這10萬人的軍隊並沒有在東北,而是在海參崴,由阿列克謝耶夫自己親自指揮。
1904年2月21日,日本陸軍指揮官大山岩下令過江,日軍開始從朝鮮撲向遼東。
�疚�迓柿斕�1軍約3萬人從朝鮮南浦直撲對面鴨綠江,而在對面防禦的則是由扎蘇利奇中將率領的2萬人的俄軍東滿支隊。日軍過江之後,扎蘇利奇甚至連後知後覺都稱不上,他依舊認為日本人不敢攻擊他的陣地。
但隨即日軍開始對不設防的俄軍陣地發起炮擊,貴族出身的扎蘇利奇頓時慌亂了起來,然後居然下令軍隊撤軍,兩萬名俄軍士兵甚至還沒有抵抗便慌亂之中撤向了九連城。
日軍緊緊跟隨,當俄軍撤入九連城之後,才真正組織起了抵抗,雙方在九連城激戰不已,但是由於撤退的太急,導致俄軍火炮在撤退途中丟失近半。以至於雙方在九連城的炮擊之中,日軍火炮佔據了絕對優勢。
膽小懦弱的扎蘇利奇害怕被日軍包圍,再一次下令向遼陽撤軍,而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