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州。
果然不出所料,過了數日,陶謙聞知下邳恢復,領兵前來討要。姜述此時已經佈置妥當,將陶謙接進城中。陶謙字恭祖,丹楊人,年近五十,與歷史記載不符,此人頗知兵事,黃巾之亂起,危急時出任徐州剌史,徐州西南皆賴其領兵平復。
兩人相見各自心生感嘆,陶謙心想這姜家子如此少年,做得如此大事,不得不讓人佩服。姜述心想史書實在忽悠人,這陶謙英氣逼人,十分精幹,怎是史書描寫那般懦弱之人?
在郡衙落座,陶謙道:“向聞昌邑侯英名,今復徐州三郡,皆賴侯爺之力。”
姜述道:“大人莫要誇獎,我等皆賴陛下信賴,得以鎮守一方,今天下擾亂,平亂本是該為之事。”
陶謙道:“下邳是大漢著名上郡,吾自任徐州刺史,尚初次到此,心中卻是感觸頗深,慚愧得很。”
姜述笑道:“下邳本屬徐州之地,大人有話且請明言。”
陶謙道:“下邳歷來為徐州要郡,吾今前來,欲安排州軍進城駐守,昌邑侯以為如何?”
姜述道:“此應為之事。怎奈天下紛亂,聖上有旨,讓吾出兵討賊,今吾欲引軍北上,奈何青州錢糧不繼,不知大人能否給些錢糧。”
第一卷姜述篇第87章嫁禍姜述
陶謙苦笑道:“徐州殘破,前番破賊,錢糧多賴大族相助,怎會有多餘錢糧?”
姜述道:“青州軍恢復三郡,死傷無數,又耗費無數錢糧,倘若沒有錢糧補充,如何向青州父老交待?如何行軍?不然讓部下徵收大戶錢糧如何?”
陶謙忙道:“這萬萬使不得,如此一來,下邳便殘破得難以恢復了。”
姜述面露難色,道:“這錢糧不繼,部下若是生亂,卻待如何?”
陶謙知道這是藉口,但若不讓青州軍得些好處,想是不會讓出下邳,東海、琅琊皆屬下郡,又被青州佔去,若是讓出兩郡錢糧,或能可行,沉思半晌,道:“倒有一個辦法,未知行也不行。”
姜述道:“請大人明言。”
陶謙道:“徐州三郡皆賴青州軍收復,若是不補些錢糧,我心中亦過意不去。但手中確實沒有窘迫,將東海、琅琊兩郡撥予青州如何?”
姜述沉默半晌,道:“雖是不盡如人意,對青州父老也有個交待。不過此兩郡為徐州之地,為青州取去,卻如何向朝廷交待?”
陶謙道:“大人委任諸官,徐州上報公文,雖是徐州屬下,實為青州管理,如此可好?”
姜述道:“非常時行非常事,也非不可。部下缺少錢糧,還得請大人撥些錢糧,讓兵馬得回琅琊。”
陶謙道:“這些倒是無妨,隨軍還餘有錢糧,待會讓人交割便是,定然能使兵馬到達琅琊。”
姜述嘆道:“缺少錢糧,如何北上攻賊?此事亦請大人上書說明,不然朝堂之上恐會見怪。”
陶謙道:“今日即可上奏。”
姜述道:“吾此次出征東海,卻因沒有水軍險些吃虧,因此想在徐州徵些船匠,請大人相助。”
陶謙道:“此事亦可辦理,船匠大多集中在廣陵,吾即行文至廣陵,讓廣陵郡徵百戶船匠至東海交割。”
姜述該討的好處討完,當廳寫出擬任職的東海、琅琊兩郡的文武名單,道:“此為吾在琅琊、東海兩郡安排的文武官員名單,請大人行文並上報,也好名正言順。”
陶謙急欲得到下邳,餘事不很計較,當下讓人去安排行軍錢糧,又讓屬吏將諸般公文書寫完畢,蓋上大印,交給姜述道:“幸不辱命。”
姜述笑道:“既然如此,大人安排屬吏,進城交割防務。我軍進城不久,餘賊尚未清肅乾淨,大人可要小心。我即出城整軍,兵馬會齊,今天即動身趕往琅琊。”
陶謙大喜道:“昌邑侯一片公心,吾代徐州父老表示感謝。”
姜述會齊兵馬,當天起兵返回琅琊,剛到達琅琊郡城不久,有緊急軍情送達,說張梁部襲奪下邳,陶謙統領敗兵退往彭城。
賈詡出計甚是毒辣,先是賊喊捉賊,掠奪了下邳大部錢糧,又給了陶謙一記悶棍。當初姜述撤離之時,已讓管承結連張梁,張梁部下五百精兵早已潛藏於城中。姜述部下撤走,徐州兵入駐城中,尚未安頓完畢,張梁大軍趁夜潛至城下,裡應外合,奪了下邳。
此計成功,既讓黃巾軍感念好處,又重新封死青州與朝廷的聯絡。倘若黃巾軍不敗,姜述就是青州的皇帝,可以安心在青州發展。
姜述回到齊郡不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