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不會得肅州王刺史這般看重。他也不會讓你到鄯州來找劉相公,與劉相公說有關青海的事。今日我們剛剛討論了青海的軍情,也想聽聽你是怎麼想的。你也別擔心,無論想到什麼,都可以說出來,某不會怪你什麼。”
李晨的情況,劉審禮在王方翼的信中看到過。只不過那時候劉審禮對王方翼信中所提這個文武之道都挺不錯的少年人,並沒太多留意。畢竟他的職位比王方翼高上很多,又一向自信,覺得自己的能力也是很不錯,能入他眼的也沒多少人。王方翼認為不錯的人,他不一定就能看上眼。
但今日聽了李晨所說的這些話後,他對李晨刮目相看起來。他認為李晨可能知道很多有關吐蕃的事,今日也想好好聽李晨怎麼說。
“劉尚書既然這樣說,那我也就胡言亂語幾句,”李晨看劉審禮一臉真誠,黑齒常之及其他將領也是一副凝重的樣子看著他,也就開始講述自己的觀點:“劉尚書,在下認為,青海對於我大唐及吐蕃來說,都非常重要。青海是扼守通往西域通道的要塞,又是極好的牧馬地,因此青海是兵家必爭之地。對於吐蕃來說,青海的氣候環境比邏些城附近還要好,更適應放牧和居住。”
“這個地方,也是他們往東、北、西三個方向出擊的跳板。沒有青海之地,他們很難涉足西域,更沒辦法與突厥部落聯合對付我大唐。當年吐蕃吞併吐谷渾,可以說是他們非常成功的一次戰略行動。可惜我大唐對此沒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吐蕃人在青海站穩了腳跟,並最終釀成大非川之禍。在下認為,如果當初我大唐一力協助吐谷渾,那吐蕃是沒有可能佔領吐谷渾之地。”
李晨所說的話卻很尖銳,讓劉審禮和其他將領都吃了一驚。
他們沒想到李晨竟然能想到的這麼多,這麼深入,他們也沒料到,李晨會說的這麼不客氣,批評大唐朝廷在處理吐谷渾事務上的態度。
在諸將的吃驚中,李晨繼續講述。
“其實,我認為,將文成公主下嫁棄宗弄贊,就是個極大的錯誤。可以說,我大唐在對待吐蕃的事上,一再犯錯。如果繼續這麼下去,吐蕃將成我大唐最大的威脅,導致滔天大禍發生!”
李晨這有點“危言聽聳”的話,再次讓在場的諸將目瞪口呆,大吃一驚!
第二十九章坎坷的青海往事
(晚上十點鐘加更一章,周王衝榜,求推薦、收藏!)
李晨卻不理會帳內諸人驚異的目光,重重嘆了口氣後,道:“吐蕃立國才幾十年,與我大唐相比,他們各方面都弱了很多。貞觀時候,他們的軍力完全無法與我大唐相抗衡。貞觀十二年,松州之戰,吐蕃人慘敗於松州城下。棄宗弄贊集十幾萬人馬,費半月餘,也沒辦法將孤城松州攻下,最終被我大唐數千人馬的奇襲擊敗,血染岷江。那時候的吐蕃軍力,完全無法與我大唐軍隊相匹敵。但幾年前的大非川之戰,我大唐軍隊數萬精銳,卻敗在了吐蕃軍隊之下,名將薛仁貴的一世英名,也付諸東流。如今他們更是將吐從谷渾攻滅,佔據了大半個青海。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說到這裡,李晨頓了一頓,停下了話察看諸人的神色。他看到包括劉審禮在內的所有人,都露出了疑惑的神色,當下也不賣關子,繼續說道:“依在下看,吐蕃國力在短短几十年內,就有發這樣突飛猛進的增長,與得到我大唐的賜婚,文成公主的下嫁不無關係。正是因為文成公主的下嫁,提高了吐蕃的聲望,諸部落因為其得到大唐的賜婚,而高看其一等。”
”再者,文成公主的下嫁,讓吐蕃人得到了許多許多我大唐的先進技術,可以這麼說,正是因為文成公主下嫁時候,得到了那麼多陪嫁之物,包括書籍、工匠、種植製造技術,他們的國力、軍力才得以大幅度提高。書籍讓他們知禮,懂教,工匠讓他們得到了精湛的冶煉技術,我大唐的先進耕種、製造技術,讓他們可以種植更多的作物,收穫得多的糧食,打造出更先進的農具、兵器。短短几十年,讓吐蕃從一個只會遊牧的部落,變成了一個國力強大的農耕國家。他們不但兼併了蘇毗、羊同、白蘭,吐谷渾也被其攻滅,現在也敢挑戰我大唐的權威,並擊敗我大唐的精銳軍隊。”
如果說李世民是一位偉大的君主,那以文成公主和親,下嫁吐蕃贊普棄宗弄贊,也即松贊干布,是他一生決定中最大的昏招---這是李晨的認為。當然這也是很多研究歷史學者的認為,寫在歷史教科書上,文成公主的下嫁,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純粹就是痴人說夢,白痴的理論。
原來的歷史上,吐蕃與大唐戰爭持續了百來年,數十萬大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