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數,但這時候管你是什麼路數,只管拼命就是。
一聲怒喝,身形猛撲,他已經準備好與這錦衣軍漢見個高下。可就在他即將撲到楊承祖面前時,在他眼前,猛然出現了一支黑洞洞的槍口:手銃。
“砰”!
硝煙瀰漫。
那人做夢也沒想到,楊承祖擺出一副拼命格鬥的架式,實際卻悄悄摸出了一支手銃。這東西雖然威力不算大,尤其為了防止炸膛,楊承祖刻意少裝了藥。
可兩下距離太近,這一槍依舊打的他眼前一黑,滿臉生疼。而就在這個當口,楊承祖丟了銃,手中寶刀揮出,人頭落地,血光從天。
一個活人眨眼間變成死人,不過想象中那尖叫聲或是什麼啼哭聲都沒出現,只是傳裡劉美人的一聲讚美“殺的好!”
“好賊子,果然有歹毒手段,吃某一劍!”不等楊承祖說什麼,一柄松紋古劍,已經如同靈蛇般,刺向他的肋下,一身白衣的王綸已經刺倒了與他放對的太監,提了劍直殺過來。
他於江西,也是個允文允武的成名人物,不但曾中過舉人,而且學劍天分極高,在江西武林中人稱劍王。與凌十一、閔廿四這種一聽名字就知道出身綠林的黑道人物不同,他在江西有產業有田地,有聲望有背景,是江西成名的白道人物,官府中都給幾分面子的鄉賢士紳。
在這一行刺客中,王綸的身份最高,兵部尚書比起那些什麼見鬼的都督來,不知道要清貴多少。而他的為人也最孤傲,與那些草莽中人,簡直就像是來自兩個世界,平日裡就不怎麼和睦。
他的武藝又確實高強,看到他出手,其他人就算想過來幫忙,也都停了腳步,改去對付其他人。王司馬脾氣不好,不要幫了他,最後反被他埋怨就不好了。
這口松紋古劍,乃是寧王送他的禮物,同樣是削鐵如泥的利刃。也正是這口劍,才讓他下定決心跟著寧王造反。劍一展開,就如同滾滾江河一般,向楊承祖發起猛攻。
他這劍術是經過名人編練的,舉手投足瀟灑以極,宛如天上的神仙。可也正因為這套劍術追求的是神仙風姿,他至少錯過了三次砍傷楊承祖的機會,因為一旦要刺向那處,動作就不美了。
“娘娘,走。”楊承祖知道,這人雖然劍法華而不實,但是手段終究是比自己高明,就算想要砍死他,自己也要受些傷,那就犯不上了。這個時代,能少受點傷就少受點傷,畢竟破傷風或是感染什麼的,都不怎麼好玩。
反正自己這面整體局面上佔優勢,自己何必死拼?拉起劉良女,撒腿就逃,至於如畫……一個宮女而已,殺了也就殺了吧,不會對自己造成多大影響的。只要劉良女不死,其他人都死光,自己也是奇功。
他原本是想逃到李良欽或是俞大猷那邊,由他們出手對付王綸。可至少有七個刺客將兩人圍起來砍,眼下雙方打成了平局,自己如果衝進去,萬一劉美人被刀砍中,又該怎麼算?
所以他拉著劉美人是向戰場的外緣跑,雙方交站的總人數大概在四十人上下,這麼大的規模,如果從打群架的角度看,已經很壯觀了。尤其大家又都是高手,一打起來拳風劍影,佔的空間就更大。
可是瓦崗寨的方圓也足夠寬闊,這處李密宮殿舊址,周邊十分空曠,四十人也封不住所有的地方,如果是想跑,也完全跑的掉。他拉著劉美人,找的就是這麼一個遠離戰場的所在。
“我腳小,跑不快。”剛跑兩步,劉美人那邊已經叫出了聲,這小腳的女人就是麻煩。楊承祖只好一低頭道:“請娘娘到微臣背上來,我揹著您。”一邊說,一邊將另一支手銃向後猛的開火。
王綸自然不能看著他們逃跑,提了劍在後急追。他的身手原本十分高明,跑的速度也不慢。只是如果一個人在跑的時候,還要考慮這個身法是否夠瀟灑,跑動之間是否有失儀嫌疑的話,終究還是會影響速度的。
楊承祖這槍一舉,他急忙向旁一退,只要有了準備,手銃很難傷到人。趁這個當口,劉良女已經趴到楊承祖背上,雙臂抱緊了他的脖子,兩條腿很自然的向前,盤住了他的腰。
“好無廉恥!”王綸是個守禮法的人,縱然這兩人跟他其實並沒什麼關係,但是這種親近,仍然讓他覺得無法接受。即使是真正的夫妻,在外人面前也是不能如此親近,何況是君臣?就這種親密的接觸,兩人就該賜死。
他現在幾乎是抱著捍衛禮法的目的,來追殺這對狗男女,甚至於連風度都顧不上了。幾個起落間,已經追上了揹著一個女人的劉良女,手中松紋劍向著劉良女疾刺,可就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