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公家的事,壞了自己的兒子乃至自己的前途,那不是清官,而是蠢材了。我希望他不是。”
與幾個女人又又自親近了一番,他自己興高采烈的來到王府,結果一到府裡陸炳就來找他,說王妃召他去問話。陸炳已經替他遮掩了一下,不過若是再遲,就不好交代了。
卿雲門隔絕內外,卿雲門內,屬於內寢宮範疇,除了興王世子朱厚熜以外,就沒有男人。外面的男人,沒有得到命令,也禁止入內。
在門首等著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內侍。生的個子很高,與楊承祖幾乎平齊,身形頗為健壯,多半是習練過武藝,負責保護主人安全的那種武監。
只是他年紀不大,也不過十五六歲,剛剛成年,還沒資格稱做太監。楊承祖知道這些人都是愛財的,見面之後,先是將一錠銀子送過去,同時問道:“有勞小公公帶路了,趕問公公貴姓?”
哪知這名小內侍並不去接錢,反倒是把身子一閃“楊儀正,您這是做什麼?我為王妃辦差事,是我的本分,怎麼能收你的錢?趕緊把錢收起來,這樣成什麼話了?我姓黃叫黃錦,是世子身邊的司矢內侍。”
黃錦?楊承祖搖搖頭,他歷史知識實在是太爛,於這個名字完全沒有印象。不過既然是伺候朱厚熜的,只要運道不是太差,將來朱厚熜即位後,都能混個不錯的前程吧。
由黃錦領著,兩人來到鳳翔宮前,這裡乃是王妃的居處,有值日的太監過來,解了楊承祖的佩刀,驗了腰牌,就引著他一路到了東閣。
房間內香菸繚繞,一道簾籠,將後面那人擋住。藩王是一國之主,王妃在封國內可比皇后,眼下雖然藩王權柄日減,但是於自己府內來說,仍舊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楊承祖不敢怠慢,一進房中立刻下跪磕頭道:“臣楊承祖,給王妃娘娘見禮。”
“不必客氣,起來說話吧。你既然是功臣之後,天子尚且要賜你寶刀犀甲,哀家又如何敢和你擺架子?來人啊,賜楊儀正一個坐位。”
有宮女搬來一把椅子,楊承祖欠著身坐著,這滋味其實並不見得就比跪著說話舒服到哪去。只聽王妃在簾籠後道:“聽說你上任之後,就先著手解決儀衛司積欠糧餉的事,還自己墊支了一部分餉銀?如今王府雖然不富裕,但是這筆錢,還是拿的出的,不能讓你來出。你用了多少銀錢,說個數字出來,哀家命人拿給你就是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一拳開(一)
“為千歲效力,乃是臣的本分,怎麼敢讓娘娘出錢?這是臣情願輸捐的,娘娘不必在意。再者等到安陸州里將積欠的糧餉撥下來,這糧餉銀子,臣自己也能補回來,不敢欺瞞娘娘。”
“那是兩回事。州里發下來,是州里的,王府裡是王府裡的,不必混為一談。你雖然剛來時間不長,但是抓儀衛司抓的不錯,哀家也頗為滿意。只要你能夠盡忠職守,忠於世子殿下,王府不會虧待你的。聽說你私下裡在吹風,說那些錢糧是王府賞賜下來的,讓他們記著王府的恩典。明明是你自己的錢,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微臣想來,王府儀衛應該效忠於王府效忠於千歲和娘娘,而不是效忠於我這個儀衛正。當初臣去州里討糧餉時,萬州牧說過,要讓我教這些士兵讀書,讓他們懂得道理,就不需要軍餉了。這話不能叫錯,做人是該懂得道理,知道該用規矩約束自己。不過那前提是要有吃有喝,沒錢沒糧,總講道理,那始終是不成的。”
“臣讓兒郎們知道,自己吃的是王府喝的是王府,自然而然,也就心裡向著王府,吃裡爬外吃飯砸鍋的雜碎,總歸是少數。這樣那些為非作歹的,總能少一些。臣也知道,這話現在這個時候,多少有些犯忌諱,就只敢私下裡說,不敢公開講。將來要是有人說什麼,也只是微臣的胡言亂語,不會牽扯到王府和世子以及娘娘。”
“你就不怕有心人拿這個做文章,自己吃了虧?再者自己花錢,替王府買名聲,這不是虧了麼?”蔣氏的語氣很輕柔,聽起來讓人感覺很舒服。
楊承祖“臣是個武人,就算說錯話,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再者我相信,臣對王府忠心耿耿,娘娘和世子定會保住微臣的性命,也就沒什麼可怕了。錢雖然是我的,不過連臣自己的一切都是王府的,這點錢財,也算不得什麼。”
隔著簾籠,楊承祖看不清後面人物的模樣,蔣妃卻可以輕鬆的看清楊承祖的長相。果然是個英俊的後生,可惜啊,他已經有了好幾房妾室,要不然的話,他能尚主就再好不過了。昨天請陶神仙佔算,這楊承祖居然是天庭武曲星君下界,乃是王府的大貴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