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第2/4 頁)
新軍的事,全都是王妃批准的。也就是說,這個計劃王妃全都掌握,自己如果回去告訴王妃事情被自己搞砸了,這便也不好交代。
錢夫人哼了一聲“契約?那算什麼東西?在安陸州,不會有人想和我打官司的,如果他想打官司,本夫人不介意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這事,就這麼定了,等到過了年,我這有個題目,你幫我寫成本子。軍械的事,包在我身上,保證都是好貨色。這生意,是要和張嗣宗別苗頭的,本夫人為你擔了這麼大的風險,這點小條件,你難道還要拒絕麼?”
她這麼一說,就沒了楊承祖拒絕的餘地,至於屈山坊那邊,那就只好說一句對不住。大明朝的商業環境就是如此,大家比的不是誰能做生意,而是誰更有辦法。既然辦法不夠多,輸了也是天經地義。
朝廷大軍徵南,湖廣作為產糧區,朝廷的軍需官採辦軍糧主要都在這邊。張嗣宗這次到安陸,既是想著尚主,另一方面,也是在遙控湖廣的軍糧交易。雖然交易的重點是在武昌,可是如果張嗣宗在武昌露面的話,那張家坐莊操縱糧價的事就太過明顯了。要知道從他手中賣出的糧食,價格遠比市價貴出數倍,這事如果鬧大了,建昌侯的日子也不好過。
錢夫人作為本地豪商,算是狙擊張嗣宗的主力,她的糧食價格比張嗣宗手裡發賣糧食的價格低兩成,並且也有自己的門路,保證能把糧食按時賣到部隊裡。靠著這個,她和軍中也建立了關係,再說現在安陸營組建之後,同樣需要大批兵器來武裝部隊,有這個因素,她要搞一批兵器,也不是什麼難事。
“既然是這樣,那我也有一個要求。王府的兵器,必須比安陸營的兵器要好。同時,王府裡有一批庫存的軟弓輕箭鈍刀鏽槍,夫人能不能想想辦法,把這些東西都賣到安陸營裡。把該給他們武裝的強弓重箭,精良兵器都弄到王府來?”
“一言為定。”錢夫人說完這話,主動伸出了自己的纖纖玉手。面板潔白光滑,手指細長如同水蔥,上面找不到半點瑕疵。一看就知道,手的主人從未受過風吹日曬,也沒受過什麼苦。
楊承祖愣了愣,然後伸出手,與對方的手在空中擊在一處,只覺得對方的手:很涼。
等到楊承祖走了,那名奉茶婆子趴在錢夫人耳邊說了些什麼,錢夫人哼了一聲“盯我的梢麼?隨他的便,我倒要看看,他能鬧出什麼風波去。”
在安陸城南一座府邸內,病床上的人,一陣劇烈的咳嗽,嚇得伺候的丫鬟急忙過來幫他拍著後背。
“賤人!不守婦道的賤人,等我痊癒之後,一定要跟你算總帳!”這陣哀號在寬大的府邸內盤旋,似乎想要一路衝上九霄,在整個安陸迴響,可惜終究是被深宅大院,高門大戶擋住,只在這大宅內轉來轉去,如同怨靈。
王府外面,已經出現了一些流民的影子,王妃再仁厚這時候也不敢開粥場舍粥,否則一個收買人心的罪名怎麼也逃不掉。只能拿出一部分糧食交給官府,由地方官負責賑濟,至於這些糧食最後的去向,那就只有天知道。
可是對流民來說,安陸城內第一大富戶終究還是興王府,自己肚裡沒飯,自然而然的看著王府眼紅。不知幾時,難民中開始流傳著王府發饅頭救人的訊息,還有的說,王府要買丫頭。於是難民們開始在王府周圍晃盪,還有的主動帶著女兒過來,求條活命。
楊承祖回來時,見到一些身有殘缺或是年紀老邁的,已經在牌坊那邊跪下,開始哭號著,訴說著自己的可憐。每個人似乎都有許多的冤枉和委屈,如果細問的話,說不定能牽連出許多官府的情弊,或是什麼六月飛雪的奇冤。
門上的護衛對於這種情況也不知如何處置,見楊承祖回來,急忙上前見禮,“儀正,您看看,這可怎麼是好。王妃那邊倒是想舍他們點乾糧,讓他們走了,可是後來又下了命令,說等一等再說。他們在牌坊那邊,咱們不好說什麼,可是就在這,似乎也不大好看。”
楊承祖看了幾眼,轉頭對一名士兵道:“你去拿皮鞭來,要車把勢趕牲口那條。把王鐵頭、宋國恩他們叫來,讓他們帶上棍棒。”
皮鞭帶風,如同蛟龍出海,棍棒亂揮,似猛虎下山。各種器械呼嘯著,在那些流民中製造著慘叫和求饒。那些身有殘缺的動作本就不快,見一群人如狼似虎的殺出來,嚇的魂飛魄散,慌亂逃竄下自相踐踏,這下傷的比被打的還多。
至於那些年老的,也並未享受到什麼優待。當到煙塵散去,幾十人在地上躺著慘叫,似乎傷的不輕。
幾名佩刀的衙役已經朝這邊過來,楊承祖將鞭子朝鐵頭手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