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部分(第3/4 頁)
分。朕現在越發的覺得,練新軍,迫在眉睫。”
如果說原本編練新軍只是個構想,這次蒙古圍城,就逼著嘉靖不得不抓緊這一計劃的實施。天子名義上是萬民之主,但是被那些世家名門,以及朝內的文臣一掣肘,就連京營都調動不動,最後唯一可靠的,還是從安陸跟進京來的安陸衛以及王府儀衛司舊臣。
殘酷的事實,已經讓嘉靖明白到,有一支絕對服從於自己的武裝,是如何的重要。如果能順利挑起草原內亂,則中原這邊北虜的壓力會大為降低,而空出來的這段時間,正好讓嘉靖用來練新軍,強君權。要操持這事唯一的人選,也是眼前的這個:楊承祖。
第六百四十三章糧商(上)
皇帝不可能真的去直接抓新軍,嘉靖自己也不是一個有將略,能領兵之人。如果新軍交到別人手裡,又會擔心這支軍隊會不會被這人收為己用,養虎成患。
皇帝於兵權看的重,但是很少建立新軍,除了錢糧等因素考慮外,人選的問題,也是重要因素。畢竟像楊承祖這種能夠讓天子充分放心,而且還能在軍隊裡說上話的人選,可遇而不可求。往往人多指責皇帝忽略武備,卻少有人真的能代入到那個位置去思考問題。
嘉靖說到此,臉上露出了古怪的笑容“武定侯郭勳,是個聰明人,他帶兵出城之前,是進過宮,向朕討過聖旨的。所以說他們是奉了朕的旨意出兵,其實是真的,不過朕說真話,他們偏不肯信而已。他家的九小姐,朕派人打聽過,聽說有些荒唐。沒關係,她若是敢跟大哥耍小姐脾氣,大哥只管動手去打,打死了她,也有朕替你撐腰。”
楊承祖也知道,嘉靖從心裡,還是在為姐姐抱不平,自然不希望新納的正妻能受到什麼好待遇。最好是被自己拳腳相加,折磨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才好。他笑了笑“天家,這樁婚姻是個好事,朝廷和勳貴,是該多聯絡聯絡了。那些人雖然不怎麼好,不過要對抗文官,萬歲需要有自己的基本盤。除了太監,就是這些勳貴了。”
嘉靖指了指桌上,那裡並排放著一口刀與一柄劍。“不管是聯合勳貴,還是練新軍,乃至把咱們失去的地盤拿回來。這些事都太遠了,眼下倒是有件事要做,大哥的寶刀被武定侯交到宮裡,朕做主留下了。這是朕答應給皇兄的一刀一劍,論鋒利,不比你那口寶刀來的差。這就是朕賞你的,你拿著這兩件東西,如朕親臨。誰敢為非作歹,與咱們做對,就一路砍過去!比如城內那些糧商,正好去砍!這幫人不除,就算京師銅牆鐵壁,也防不住虜賊!”
這次的局面事實上兇險異常,如果不是楊承祖搞來了這些人的計劃,幾日之後京師就會面臨無糧可買的局面。京師百姓家中無石粟之儲,糧行不賣糧食,不只百姓,就連那些小官的日子都沒法過,到那時候,就算想守城,也沒有了守城的本錢。
其實朝貢馬市這個想法,嘉靖也想過要開,畢竟蒙古的戰馬,也是武裝大明士兵的重要裝備。可是大明主動開馬市,和被敵人逼著簽定城下之盟,完全是兩個層面的問題。本以為城高壁厚,兵力充足,沒想到差點在糧食的問題上,被人捅了一刀。
一想到自己被人愚弄至此,嘉靖的臉色就陰沉起來“敗敗敗!這幹大臣,就只會告訴朕打了敗仗,真當朕好欺麼。朕以安陸衛與儀衛司為主幹,在城外與蒙古人見了兩陣,大臣們也是告訴朕打敗了。可是朕從鳳立松那裡得到的訊息,是大勝。就算兩下權衡,也是不勝不敗,可是到了他們嘴裡,就成了大敗!朕明白他們的想法,不把局面說的惡劣一點,又怎麼顯的出他們的本事。再者,他們不希望朕的心腹立功,自然就是隻能打敗仗。眼下朕不是對付他們的時候,不過可以敲山震虎,藉著收拾這群糧商士紳,讓他們知道知道,朕不是好欺的。”
“萬歲放心吧,臣當初在滑縣,就是搞糧戰起家的。跟我玩這個,只能怪他們自己倒黴,有尚方寶劍在手,臣保證讓他們知道知道厲害。”
“朕就知道,大哥一定有辦法的。”嘉靖面露喜色,用拳頭在楊承祖的肩頭打了兩拳,“放手去做,就算把天捅個窟窿,也有朕替你頂著,只管去做就好。”
京師之內經過剛開始的騷亂之後,現在已經逐漸恢復了一定的秩序,畢竟京師首善之地,不是地方州縣可比。縱然一下子湧入大批百姓,在初始的騷亂之後,在各級官府以及大批吏員、兵弁的彈壓之下,已經恢復了初步的秩序。
當然,難民就是難民,不可能要求過好日子,城裡有官方開設的粥棚,還有一些善人們拿出糧食來施粥,總不至於讓人餓死。京師的格局是東富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