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頁)
女人這些分別,只有他的平與不平,其他都不重要。他沉聲道:“這只是大戲的開幕,真正的好戲還沒上演呢,聖女怎麼不過來?”
“師妹啊,她去興王府那邊看看,如果有機會,儘量安排一些人過去,到了攻打王府的時候,也好有個內應。石頭領,你這回得了安陸,就可以真的稱王了吧,小妹為了你的大業,可是連建昌侯都賣了。天下雖大,卻已經沒了我的容身之地,你可不要不管奴家啊。”
她的語氣嬌媚,又帶了一點點的放肆,似乎是在暗示著什麼又似乎只是單純的請求庇護。總之,更深層次的東西,都要當事人自己去理解揣摩,揣摩的對錯,都靠自己的悟性,和她就沒什麼關係了。
石金梁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姑娘既然是教中姐妹,大家就是一家人,何必說這種見外的話。石某並不想當什麼王爺,也不想做人上人發號施令,只想給這滿城的難民以及本地的窮人謀個出身,替大家找碗飯吃。天下十事九不平,天降不平殺不平;不平反被不平殺,殺盡不平方太平。這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的太平盛世,就從安陸開始吧。”
王府之內,隨著粥堋那邊騷亂的發生,這邊的警惕性也提高起來,王府儀衛司大半人馬會合了本地巡檢司的人,持了刀槍在外面列好隊型。好在之前的時候,楊承祖用強力手段劃出警戒線,那些難民們也知道,王府是法外之地,不管是衙門還是安陸營,都無法影響到這裡,在這吃了虧純粹算倒黴。
所以也就都選擇遠離這裡,即使安陸城內鬧的不成話的那段時間,也沒人敢到這裡生事。人的本性中,大多是欺軟怕硬的,當王府表現出了強硬和堅決後,其他人也就不敢再來挑釁或是要求什麼。
又一支龐大的車隊過來,為首的幾個漢子道:“我們是長壽郡主府上的,全部家當都在這,進府之後,你們就關門吧。城裡已經開始亂了,有人搶東西,有人燒房子,不要鬧到這邊來,到時候再關門,就來不及了。”
楊承祖問道:“錢夫人呢?夫人不是說,要和郡主一起進府麼?她若是沒來,就等她進來之後再說吧。”
“錢夫人的人馬和郡主的人馬都混在一處,東西也都混在一處,你就放心關門吧。”
一部裝飾豪華的馬車,在隊伍的正中緩慢而行,一個一身縞素的麗人倚在車壁上,聽著外面的對答,嘴角微微向上一翹,輕聲說了一句“算你有良心。”
第三百八十五章亂起(四)
楊家的女眷,已經早早的都進了府,那處孫家的別院已經空了。楊承祖沒了後顧之憂,見這支隊伍進府後,急忙吩咐著關門。站在王府的牆上,已經能看見沖天的煙柱,被點著的房子似乎越來越多了。
他朝四周看看,由於之前的清理措施得力,王府如同海中孤島,四周沒有什麼易燃物或是建築。即使他們火攻的話,也燒不到王府來這才長出口氣,吩咐其他人道:
“大家都看到了,現在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問題就是這麼個問題,我們惟有同心協力,才能度過這個難關,為了我們不被難民打死,大家就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吧。”
這麼多人進了府,肯定會帶來這樣那樣的問題,王府長史袁宗皋帶了一群王府的屬官和下人,急匆匆的奔走著,對進入人員進行登記,統計一天需要開支的食糧,又查點著有多少病人,需要多少傷藥。
這位長史對楊承祖的看法未必有多好,不過也談不到有多糟,在眼下這種危急存亡的時候,他更能分的清主次,絕對不會來故意扯後腿或是奪權柄。對於這位長史,楊承祖心中也很佩服,至少在處理這些庶務上,對方比自己的水平高出許多。有這麼一個優秀的長史,自己的擔子也輕多了。
“長史,怎麼樣,我們的糧食和水,都沒問題吧。”
袁宗皋一邊吩咐著身邊的人去問些什麼,一邊回答道:“你之前收上來的糧食很及時,我們府裡的存糧大概可以支撐五到六個月,如果真的要打那麼久。我想不是等來朝廷的官軍,就是等來賊兵破王府的訊息了。我可沒見過,有哪個王府能守那麼多天。水的方面也不用考慮,我早已經帶人掘了井,安陸是水源充足之地,想要斷我們的糧水兩道,那純粹是做夢。”
“長史原來還懂兵法?失敬。”
“不用恭維我,我中了進士之後,就隨著千歲到安陸就藩,不曾領過兵,不曾打過仗。兵書是看過的,不過如果說我懂兵法,最多不過是個趙括再世。如果真有人來打王府的主意,你來負責指揮,我不會多說一個字。糧食藥品出了問題,你來找我,如果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