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第3/4 頁)
因此,立太子的事,在朝堂和宗室裡翻了點小波浪就定了下來。
如今太子收到聖人的考題,也並未過多思慮,他看了楚漵的摺子也跟聖人一個感想:今天來講和的人,明天指不定就能偷咬你一口,甚至有可能致命。
所以,他直接對聖人道:“兒子記得父皇當年可是帶兵直接殺過東海,踏平了倭國的宗廟的。對於賊心不死之人,憐憫之心要不得。咱們不能養虎為患,哪怕是到了下一代才成患也不能!”
聖人很是滿意:“太子不愧是朕的兒子!哼,那些個軟蛋,吃了幾年的太平飯已經骨頭都酥了,指望他們強國倒不如指望海盜從良了……”
連個參將都明白鞏固戰果的重要性,哪些個飽食終日的大臣倒是不懂了,簡直讓人氣憤。
聖人當下命太子親自批示了摺子,什麼講和使團直接發回去,根本不必送往京城!還有,作為曾經為國拼殺過的皇帝,聖人下令,大臣們都重新讀史,那些主和的大臣更是被髮到‘英烈祠’去反省一個月,並罰半年薪俸。
當聖人的旨意傳來的時候,軍港這裡還是很熱烈的慶賀了一番的。畢竟不管是官兵還是家眷,誰也不願意看到自己辛苦打拼下來的成果,被幾張嘴就給毀了。
要知道,說客的嘴可是能顛倒是非黑白的。這也是楚漵沒有直接把講和使團送往京中,而是先扣押起來的原因。他還真不想冒險讓這些人的嘴有一點點用武之地!
把聖旨跟講和使團傳達完,楚漵便命人把這幾張嘴給丟回海上去,並告訴他們,儘快離開南外海地區,如果一個時辰後還被發現,就不再享受使團待遇了。
講和使被扣了這大半個月,天天提心吊膽,自知是完成不了使命了,誰讓他們連正主都沒見到呢。如今被丟回來又威嚇了一頓,趕緊屁滾尿流地返回自己的島嶼國去。
原本就是幾個小國聯合的使團,如今一聽各自使者帶回來的訊息全沒了主意了。
只好龜縮起來,期盼對方能忽視他們的存在。
====================================
春天對於南外海的人來說,是最佳的季節。
雖然海沿地區一年四季都比較熱,可到底春冬兩季要差一些,尤其是春天,海風很溫和,太陽光也沒那麼強烈,各種陸地和海中的植物動物都是生髮的好時節。
當然,也是成親的好日子。
悠悠已經七歲了,雖然正在換牙,但她並不像很多孩子那麼害羞,不敢說話。
“娘,張姐姐和楊姐姐都趕在這個春天成親,女兒送些什麼禮兒好啊?”誰也沒想到,悠悠竟然跟比她大許多的張楊兩家大姑娘成了‘忘年交’,石初櫻正抱著皎皎給家裡寫信,爹孃沒還見過皎皎,很是惦記這個小外孫女,每隔幾個月,石初櫻和楚漵就得回報一次近況。
三年的察看期已過,因這段時間南外海還算太平,聖人便放過了那些沒有大問題的官員,都另作了安排,也有少數官員牽連進了唐家的案子,受到了大的懲罰。
楊大人除了私德不修,別的問題還不算大,三年後被貶了官,發到另外一個州去任了同知,好歹保住了官身。而楊姑娘去年定了親,是本縣主簿家中。這也是楊夫人費盡心力相看的。
主簿品級雖低,但作為本地屬官,一般都是換縣官不換主簿和縣丞的,在本地算也是實權人物。楊姑娘低嫁過來,舅家又在本地,還算是不錯的。
倒是張大人跟軍港投誠後,在唐家的案子上算立了功,三年一過,別提了一級,如今是本州的同知,竟跟楊大人一個品級了。
張大姑娘的親事是吳夫人做的媒,說給了軍港裡的一個小校。這小校姓陸,是個無父無母的,有個兄長也早分家了,自己一個人出來當兵,奮鬥成了小校官,吃苦耐勞,算是吳祖清的人。
這倆家的親事,原本參將署是不會有什麼表示的,畢竟差的那麼遠,若非必要平時也沒啥來往。但悠悠以個人名義送點禮兒,還是可以的。
這幾年石初櫻瞧著女兒與她們交往,兩個姑娘都還不錯,雖說受家裡一些影響,但也不是自己沒腦子的。
這點石初櫻還算欣慰,才默許了悠悠跟她們繼續來往,否則這關係早斷了。
“楊姑娘有她娘張羅著,按說不缺銀錢,你送些體面的實用之物就好;倒是張夫人未必給張姑娘盡心操辦,你倒要認真思量思量。她們將來是要過日子的,還是實用些的好吧?”
“女兒也是愁張姐姐呢。楊姐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