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3/4 頁)
鴻一瞥,直到後來,於金滿堂的口中,文泛之才知當初於雲臺上唱歌跳舞的那個公主是她,而非養在趙蕩府中的那個假公主。
這時候再回想趙鈺當初那些挑釁,以及他最後的慘死,文泛之深覺後背發涼。越過張君幾步湊上前,待如玉行過遼國公主見使之禮,便上前深深一拜,而後才開始宣讀皇帝趙宣對於西遼國主的問候,以及對於公主的歡迎之辭。
非但城外有接引之使,入城門一路往永國府的路上,道路兩側全由禁軍戒嚴,兩旁擠滿了欲要一睹公主天顏的平民百姓們。
張君騎馬在前,望著夾道而迎的人們直皺眉頭:“這些也是你搞的?”
文泛之連連搖頭:“並非我一人。皇上聽聞公主回京便興致勃勃,令尊大人亦是幾番上書,更有三邊指揮使大人極力督促,我不過跑腿辦事而已。”
出京三月,趁著新年趙宣大封永國府,晉永國公為郡王,號永樂。所以永國府現在變成了永樂郡王府,而張震出任兩京禁營指揮使,永樂府當朝無雙。
如玉初初回京,再一回要被推上風口浪尖,無論張震還是趙宣,必然都是有所圖謀,但不知這一回又是怎樣的圖謀。
張君押後兩步,挑了車簾道:“既百姓夾道而迎,你也該揮手示意一番,好叫他們能一睹公主真顏。”
如玉笑問道:“果真?”
關於她體質的那些傳言,只怕早已隨著她的公主身份在坊間流傳,如玉斜眼掃著許多異類氓浪的粗汗們在人君中噓著怪哨,隨即一手打了簾子道:“花剌女兒常以薄紗遮面,本就沒有見人的風俗,我不要。”
張君並不勉強她,一京的百姓聽人說了許久遼國公主,終究馬簾深遮,未曾看清她的樣子。
*
赦造永樂府五個大字金光熠熠,前院大殿,張登一臉掩不住的歡喜流露,時而負手時而擊掌,在殿中不停的踱著步子:“好小子,一生就是個大胖小子,可見老二一生的福氣,全賴如玉所賜。”
姜璃珠梳著朝天髻,對襟大袖,下面一襲石榴色折枝堆花襦裙,一對纏絲金鐲在纖細的手腕時輕晃,碰撞出悅耳的細鳴聲。她冷瞧著張登,間或打量一眼面色藜黑風塵僕僕的張仕,以及斜挑著一絲笑意,膚勝玉白,唇紅似朱的張誠。
張震一直在京外大營留宿,尋常並不入京,今天也不在。他唯脖子間一道傷痕而已,那張臉,那一身略帶痞氣卻又攝性十足的魅力,是個女人都無法抵擋。如今府裡府外兩房夫人,花剌公主更兇悍,周昭與他的婚姻,名存實亡。
“本王膝下四個兒子,論相貌,論人才,天下無雙。”張登一腔的滿足之情溢於言表:“更難得兄友弟恭,彼此親憐。”
姜璃珠冷嘲一聲苦笑:是啊,如此風華絕代的四個男子,都是我兒子。
大約她臉上一陣陣的烏青太過嚇人,張誠走過來低聲問道:“母親可是那裡不舒服?要不要兒子先送您回去?”
張登雖愛小妻,也愛大孫子,不懂姜璃珠的小巧心思,少有的皺起了眉頭:“如玉去秦州整整一年,如今又是帶著咱們的大孫子回來,你好歹總得要聽孩子喊你聲祖母才行!”
才十八歲就作人老祖母,姜璃珠生吞一口老血,見蔡香晚穿著一襲青緞掐花對襟長衫走了進來,指了指自己的背道:“不過是昨夜睡落了枕,香晚過來替我揉揉肩!”
蔡香晚這一年中明裡暗裡沒少受姜璃珠的氣,聽聞如玉要來,其喜還在張登之上。
未幾周昭抱著小囡囡也來了。小囡囡才不過兩歲多的小丫頭,穿著木蘭青的緞襖,進了門便搖搖晃晃跑到張登面前,奶聲奶氣叫道:“祖父大人安好!”
張登心不在焉點了點頭,轉身仍是望著殿外大門,遙聽一陣禮樂之聲,唇角都已經揚了起來。
姜璃珠一個眼色使走了祭香晚,又去挖苦周昭:“老大一直駐紮城外,你近些日子來只怕辛苦壞了。”
周昭不動聲色,抽了自己的手道:“多謝母親掛懷,兒媳並不覺得辛苦。”
*
到了府門上,如玉下了馬車,憶及自己頭一回自這府上進大門時,張登還是國公,如今晉位為異姓王了。她自丫丫懷中抱過小初一,撥開襁褓看得一眼,不知為何小傢伙今天一隻眼睛格外大,一隻眼睛格外的小,正在吐舌頭,回家第一次見面,竟是他模樣兒最怪的一天。
如玉湊著鼻子輕輕吻了一吻道:“瞧瞧,咱們回家了,要見著祖父祖母,叔叔伯伯,還有個小姐姐等著你了。”
才三月的嬰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