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3/4 頁)
議。”
“好。”脈脈溫情在彼此之間流淌,她為他著想,他又何嘗不是為她想著……
一如慕千雪所料,衛文斌一案成為翌日早朝最大的爭論,朝中大臣分為兩派,一派主張嚴懲,一派主張從寬處理,相互之間爭執不下,儘管從嚴一派人數少一些,但榮王、安王皆在其中,份量並不比另一派輕多少。
最後東方洄將此案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責令他們三日之內審理清此案。
早朝一散,一名長鬚及胸的老者急步來到寧壽宮,一見到衛太后便跪了下去,老淚縱橫地道:“求太后開恩,救救文斌!”
衛太后長嘆一聲,無奈地道:“大哥,不是哀家不肯救文斌,實在是沒法子救!”此人正是衛文斌之父,位列當朝一品候爺的衛晉,也是衛太后的長兄。
衛晉急急道:“太后身份尊貴,只要您下一道懿旨,立刻就可赦免文斌。”
衛太后臉色一沉,“文斌糊塗,大哥也跟著糊塗嗎,文斌貪墨受賄,橫行江寧之事人證物證齊全,你讓哀家怎麼赦免他?”
“他可是您的親侄子啊,難道真要眼睜睜看著他人頭落地,看到大哥我白髮人送黑髮人才高興嗎?”
衛太后沒好氣地道:“這話大哥應該去問文斌,這些年來哀家是怎麼叮囑他的,結果呢,一句都沒聽進去,全成了耳旁風,直至出了事情,方才來害怕,太晚了!”
衛晉被她斥得抬不起頭來,好一會兒方才低聲道:“是,文斌他是不爭氣,辜負了太后期望,可臣只剩下他一個兒子了,若是他死了,臣……臣這脈可就絕後了,求太后恩典。”
衛晉一妻數妾,總共誕下四子五女,按理來說,也算是香火鼎盛,子嗣眾多,可不知為何,幾個兒子還未成年就先後夭折,且再無所出,如今膝下只得衛文斌這麼一根獨苗,自是視若珍寶。
見衛太后不說話,衛晉越發惶恐難安,佝僂著乾瘦的身子不停地磕頭哀求,看到他這副模樣,衛太后心有不忍,對尹秋道:“去扶衛候爺起來。”
尹秋應了一聲,走到衛晉身邊,扶了他的胳膊輕聲道:“候爺,有什麼話,您起來再說。”
衛晉拒絕她的攙扶,垂淚道:“太后不救文斌,我就不起來。”
“候爺放心,衛大人不會有性命之憂。”尹秋這句話令衛晉眸光一亮,“此話當真?”
“奴婢怎敢拿這種事情來開玩笑,自是真的。”說著,她朝捻動著佛珠的衛太后暗自努一努嘴,衛晉會意,趕緊撐著身子起身,瞅著衛太后試探道:“太后可是已經有救文斌的法子?”
第一卷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花入各眼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各花入各眼
衛太后手指一頓,徐聲道:“朝中雖然大多數是我們的人,但終歸不是全部,否則也不會有劉明道上書彈劾一事了,所以此次三司會審,文斌凶多吉少。”
“文斌遭此劫難,皆是拜這個老匹夫所賜,這個仇,我一定十倍討還。” 提及劉明道,衛晉恨得牙癢癢。
“三司結果,不論是哀家還是皇帝,都不可干涉,否則必招天下人口舌;所以,若真到那一步,只能暗救。”
衛晉不解其意,拱手道:“請太后明示。”
“鄭全因何獲罪,想必大哥還記得,昨日哀家已經與皇帝說好了,若三司當真定了文斌死罪,就李代桃僵。”
衛晉恍然之餘又擰眉道:“這麼來一來,文斌豈非得更名改姓,離開金陵?”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遠走他鄉,總比人頭落地要好,等過個幾年,風聲沒那麼緊了,大哥可偶爾去看看他。”
“也只能這樣了。” 衛晉黯然點頭,不管怎麼說,衛文斌的命總算保住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衛晉離去後不久,一名宮女走了進來,躬身朝閉目養神的衛太后道:“啟稟太后,昌榮宗姬來了。”
衛太后雙目微睜,疑惑地道:“她這個時候來做什麼?”
正在替她按著兩邊太陽穴的尹秋輕聲道:“想必也是為著衛大人一事,可要奴婢去與宗姬說一聲,讓她改日再來?”
衛太后搖一搖頭,“算了,讓她進來吧。”
在宮人依言退下後不久,沈惜君走了出來,她今兒個穿了一身芙蓉藕絲錦衣,底下是一條秋香色團繡薔薇的紋錦長裙,與髮間一對薔薇粉晶掐絲步搖相映成輝,趁著她如花嬌豔。
沈惜君走到殿中間,俏生生地行了一禮,“惜君給姨母請安,姨母萬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